kǒng yì fù fēng jūn wǎn cí èr shǒu qí èr
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别日笑言重,归来药饵忧。
锺歌掩不试,贝叶乱谁收。
恨极囊封在,情多垄木稠。
埋文应自作,一一记徽猷。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bié rì xiào yán chóng , guī lái yào ěr yōu 。
zhōng gē yǎn bù shì , bèi yè luàn shuí shōu 。
hèn jí náng fēng zài , qíng duō lǒng mù chóu 。
mái wén yìng zì zuò , yī yī jì huī y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不要轻视他人的笑话,因为在将来可能会因此遭受痛苦。
就像有人掩藏了钟歌(指珍贵之物),没有尝试去寻找,贝叶也无人知晓它们散落在何处。
我们常常将许多怨愤封存在心中,让情感像杂草一样繁茂。
我们应该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用心记载这些优美的徽猷(指优点或美好的品质)。
总结:
这篇古文通过四句话,表达了几个主要意思。首先,不要轻视别人的警示和劝告,因为有些事情在未来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类似于“未雨绸缪”。其次,珍贵的东西常常被忽视或者不被认识到其价值,就像掩藏的钟歌和散落的贝叶,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珍惜。再者,人们常常把怨恨和愤怒埋藏在内心,导致情感郁结,就像垄木上的杂草一样,丛生不止。最后,文章提倡我们应该主动创造美好,记录下自己的优点和美好品质。整篇文章深刻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勇于创造美好的未来。

赏析:在这首《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 其二》中,苏辙以流畅的文字表达了别离时的心情。诗人以深沉的感情描绘了别日离别时的轻松和快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归来后因忧虑而加重的心情。锺歌被掩埋,贝叶散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无奈。他深深地怀念逝去的时光,感叹命运的无常。诗中融入了对生活的痛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沉思的态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