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ér zhí chàng chóu cì yùn wǔ shǒu qí sì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身病要须闲,闲极自成趣。
空虚虽近道,懒拙初非悟。
偶将今生脚,还着古人屦。
大小适相同,本来无别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shēn bìng yào xū xián , xián jí zì chéng qù 。
kōng xū suī jìn dào , lǎn zhuō chū fēi wù 。
ǒu jiāng jīn shēng jiǎo , huán zhe gǔ rén jù 。
dà xiǎo shì xiāng tóng , běn lái wú bié chù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身体不适就要寻找闲暇之时,充裕的闲暇会自然形成一种乐趣。虽然追求空灵虚无近乎于道,但是懒散与迟钝的本性初时并未领悟其中奥妙。偶尔意识到此生应当追求脚踏实地,恪守古人的智慧。无论大小,都应适应相应的环境,本来并无其他需要寻求的地方。



总结:

诗人通过表述身病要寻找闲暇之意,探讨闲暇状态中的乐趣和修身的道理,最终悟到应该脚踏实地,契合古人的智慧,拒绝浮躁和追求虚无。

赏析:: 这是苏辙的《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的身病,但他依然在闲暇时寻找着乐趣。诗人感慨生命的空虚,但也坚持不懈地寻求着属于自己的乐趣。他用“偶将今生脚,还着古人屦”来比喻自己穿着与古人相同的鞋子,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最后两句“大小适相同,本来无别处”,则强调了他的生活趣味与古人并无二致,这或许也是他坚持文学创作的原因。
标签: 抒情、传统文化、生活态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