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é liàn huā
蝶恋花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过 (liú guò)

宝鉴年来微有晕。
懒照容华,人远天涯近。
昨夜灯花还失信。
无心更唱江城引。
行过短墙回首认。
醉撼花梢,红雨飞成阵。
拌了为郎憔悴损。
庞儿恰似江梅韵。

bǎo jiàn nián lái wēi yǒu yūn 。
lǎn zhào róng huá , rén yuǎn tiān yá jìn 。
zuó yè dēng huā hái shī xìn 。
wú xīn gèng chàng jiāng chéng yǐn 。
xíng guò duǎn qiáng huí shǒu rèn 。
zuì hàn huā shāo , hóng yǔ fēi chéng zhèn 。
bàn le wèi láng qiáo cuì sǔn 。
páng ér qià sì jiāng méi yù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这么多年来,我的宝鉴略有些晕眩。
懒散地照着容貌华丽,身处远离天涯的地方。
昨夜灯花甚至背弃了诺言。
我无心再唱江城的引子。
走过那矮墙,回首回想起了认识的往事。
醉醺醺地拨动花梢,红色的雨点如阵飞舞而至。
我因为纠缠而变得憔悴损伤,仿佛庞儿就如江梅的味道。

总结:

诗人回忆了多年来的经历,感叹时光的流转以及人事的变迁。他形容自己宝鉴略有晕眩,映照容华的光辉,但与此同时,他却感到懒散,仿佛与世隔绝,远离了繁华的天涯。他谈及昨夜的灯花失信,无心再唱江城引子,表现出一种淡然对待人事变迁的态度。在行走间,他回顾短墙处的往事,追忆旧时光景。他醉醺醺地拨动花梢,似乎在表达情感的纠缠,红雨飞舞,增添了情感的色彩。最后,他以“庞儿恰似江梅韵”来比喻内心的感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情冷暖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深刻体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作者刘过写的 1 首名为《蝶恋花》的词:

本文作者刘过介绍:🔈

--(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以功业自许,然屡试不第,数次上书,陈述政见。流落江湖间,与陆游、辛弃疾、陈亮交往。词效稼轩,抒发抗金救国之志,风格豪放,然欠沈着。有《龙洲集》、《龙洲词》。主要作品有:沁园春(斗酒彘肩) 查看更多>>

刘过的词:

  • 沁园春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

  • 沁园春

    缓辔徐驱,儿童聚欢,神仙画图。正芹塘...

  • 沁园春

    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拥七州...

  • 沁园春

    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道吴山...

  • 沁园春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

  • 沁园春

    玉带金鱼,绿鬓朱颜,神仙画图。把擎天...

  • 沁园春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

  • 沁园春

    柳思花情,湖山应怪,先生又来。想旧时...

  • 沁园春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

  • 沁园春

    画凌空,红旗翻雪,灵鼍震雷。叹沈湘去...

  • 刘过宋词全集>>

词牌名「蝶恋花」介绍:🔈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改“鹊踏枝”为“蝶恋花”的作家及作品,历来争议颇多。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南唐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易名为“蝶恋花”。王易《词曲史》认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另一派认为北宋晏殊易名。张梦机《词律探源》一书中说:“自北宋晏殊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是第一首易“鹊踏枝”为“蝶恋花”的词作。

关于“蝶恋花”的调体,各家自有说法,最主流的是清王奕清《钦定词谱》将“蝶恋花”列三体;清人万树《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明:“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沿袭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的分法,将其细化为三种格律。

正体

对照例词:《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变体一

对照例词:《蝶恋花·渐近朱门香夹道》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渐近朱门香夹道。一片笙歌,依约楼台杪。野色和烟满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物华不逐人间老。日日春风,在处花枝好。莫恨云深路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

变体二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别来相思无限期,欲说相思,要见终无计。拟写相思持送伊,如何尽得相思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眼底相思心里事,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多少相思都做泪,一齐泪损相思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