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wèi yì fū fù fén lú shī nǎi méng hé yùn zài chéng shí shǒu wèi xiè jiān jiǎn sháo měi yǐ zī yī jué qí qī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 其七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印 (guō yìn)

法法本来空,无垢亦无净。
直向异类行,何曾失正性。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fǎ fǎ běn lái kōng , wú gòu yì wú jìng 。
zhí xiàng yì lèi xíng , hé zēng shī zhèng xì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法性本来是空的,既没有纯净,也没有污染。
直接面对不同的情况,从未丢失本性。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强调法性本身的本质为空寂,没有固有的净与污。它表达了在面对各种异类情况时,始终保持自身本性的坚定和不动摇。

这首诗的主题似乎是在探讨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空性(法法本来空)。作者郭印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界限的思想,强调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与佛教的中心教义相符,佛陀教导人们通过领悟事物的空性来解脱苦难。
接下来的两句"无垢亦无净"表明作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绝对的纯洁或不洁净,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和视角。这也是佛教教导的一部分,即不要陷入对事物的执著和判断,因为这会导致痛苦。
最后两句"直向异类行,何曾失正性"则强调了作者对于遵循自己的道路并保持正直的坚持。这与佛教中的正道(正性)的概念相关,即在人生中保持正确的道德和精神方向。
标签:
- 宗教哲学
- 佛教思想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印写的《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系列:

本文作者郭印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後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後即退老於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於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郭印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