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tí yú yáng shān zhōu shì yǐn jū wǔ yǒng yì lǎo táng
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 佚老堂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孙觌 (sūn dí)

浮生知几何,闻道苦不早。
过眼电掣云,转看露曦草。
怱怱已解镳,马鬛翳蓬葆。
夫君悟无生,不待须髪皓。
朝行清谿曲,暮宿白云道。
柴门鸟迹绝,槁叶风自扫。
竹间雨泠泠,花上日杲杲。
坐对五大夫,自足休吾老。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fú shēng zhī jǐ hé , wén dào kǔ bù zǎo 。
guò yǎn diàn chè yún , zhuǎn kàn lù xī cǎo 。
cōng cōng yǐ jiě biāo , mǎ liè yì péng bǎo 。
fū jūn wù wú shēng , bù dài xū fà hào 。
cháo xíng qīng xī qū , mù sù bái yún dào 。
chái mén niǎo jì jué , gǎo yè fēng zì sǎo 。
zhú jiān yǔ líng líng , huā shàng rì gǎo gǎo 。
zuò duì wǔ dài fū , zì zú xiū wú lǎ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浮生啊,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听说修行之道是艰辛漫长的。眨眼间,时光飞逝如电,云彩在天空中迅速穿梭;再看,晨曦洒在草地上。匆匆忙忙地解开缰绳,马儿的鬃毛遮挡了蓬松的草堆。夫君已经觉悟了无生之理,不必等到头发变白,就能明白其中奥妙。
早晨出发,走过清澈的山谷曲线,傍晚宿营在白云缭绕的山道上。家门前的小鸟足迹消失了,枯黄的落叶被风自动地扫走。竹林里雨水滴答作响,花朵上的露珠闪耀着日光的光辉。坐在五位贤者的对面,我感到十分满足,心里已经不再羡慕年轻了。
总结:全文:这首古文描述了人生的虚无和修行的道理。生命短暂,人应当认识到生死的本质,不被世俗所困扰。通过领悟“无生”之理,可以超越尘世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解脱。作者以自然景观和人生阶段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修行的深刻感悟。

赏析:这首古诗《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 佚老堂》是孙觌的作品,通过五个短句的咏史,表达了对佚老堂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第一句中,诗人提到“浮生知几何”,意味着人生匆匆,不知何时结束。接着提到“过眼电掣云”,形象地描绘了时间飞逝,眨眼间即逝。
第二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佚老堂的体验,他欣赏到了“露曦草”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第三句中,诗人谈到了自己骑马前行的情景,马蓬葆飘动,但他似乎已经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不再急于变老。
第四句中,诗人继续描述了自己在山间的旅行,清谿曲、白云道都是美丽的自然景色,但佚老堂似乎已经被岁月的流转所淘洗,不再有人居住。
第五句中,诗人描写了竹林中的雨声和花上的阳光,这些景象都是岁月留下的美好痕迹。
最后一句中,诗人坐在佚老堂前,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老了,不再追求什么。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孙觌写的《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 》系列:

本文作者孙觌介绍:🔈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爲秘书省校书郎(《鸿庆居士集》卷三二《与吴世范帖》)。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未几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历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三年,出知温州,改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举鸿庆居。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 查看更多>>

孙觌的诗:

孙觌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