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é hú fó zhì zhǎng lǎo
寄鹅湖佛智长老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裳 (huáng shang)

十年光景一回头,闻住鹅湖且六周。
堂上雷鸣通妙用,鼎中龙伏得真修。
报恩香篆云山晓,传法心涵水月秋。
莫笑紫玄翁未去,已怀烟浪作扁舟。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shí nián guāng jǐng yī huí tóu , wén zhù é hú qiě liù zhōu 。
táng shàng léi míng tōng miào yòng , dǐng zhōng lóng fú dé zhēn xiū 。
bào ēn xiāng zhuàn yún shān xiǎo , chuán fǎ xīn hán shuǐ yuè qiū 。
mò xiào zǐ xuán wēng wèi qù , yǐ huái yān làng zuò piān zhōu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十年光景转瞬即逝,回首间,已在鹅湖居住六周了。
在居所里,雷鸣的声音传达着奇妙的用意,鼎中的龙安详地修行。
香烟报答恩德,篆刻间流露出云山的朝霞,清晨的水面倒映着秋月。
切莫嘲笑那紫玄翁未曾离去,他早已心怀着漂泊于烟波之上的扁舟。
总结:这古文描写了一个居住在鹅湖已有十年之久的人,堂上的雷鸣和鼎中的龙暗含奥妙,同时也表现了他报答恩德的心情,内心涵养着山水之气,秋月之清,虽然受人嘲笑,但他已心怀烟浪,准备漂泊而去。

这首诗《寄鹅湖佛智长老》是黄裳创作的一首赞颂佛智长老的诗歌。诗中描写了佛智长老在鹅湖修行的景象和他的修行成果。
赏析:
诗人首先提到了佛智长老十年的修行生涯,表现出了他对长老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描述了鹅湖的环境,充满了宁静和祥和的氛围,这种环境对长老的修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了富有禅意的修行比喻,如“堂上雷鸣通妙用,鼎中龙伏得真修”来表达长老在修行中所获得的启示和境界。他还提到了佛教传法的重要性,以及长老心怀水月秋的修行境界,展现出佛教思想的深刻。
最后两句“莫笑紫玄翁未去,已怀烟浪作扁舟”暗示着长老虽然已经老去,但他的内心依然怀揣着修行的憧憬和执着,即使年岁已高,依然像扁舟一样在修行的海洋中前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黄裳介绍:🔈

黄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历越州签判。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爲校书郎,六年转集贤校理(《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二五、四五八),後知颍昌府。绍圣二年(一○九五)爲太常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二五、二○之九)。徽宗崇宁初知青州。五年(一一○六),由知郓州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谥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演山先生文集》附录《黄公神道碑》。黄裳诗,以安乐堂、明善堂递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北京... 查看更多>>

黄裳的诗:

黄裳的词:

  • 桂枝香

    人烟一簇。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楼...

  • 桂枝香

    插云翠壁。为送目,入遥空,见山色。金...

  • 新荷叶

    落日衔山,行云载雨俄鸣。一顷新荷,坐...

  • 渔家傲

    多幸春来云雨少。且教月与花相照。清色...

  • 渔家傲

    汗漫金华寒委地。火云散尽奇峰势。纨扇...

  • 渔家傲

    人在月中宵汉远。仙槎乘得秋风便。寒信...

  • 渔家傲

    三月秋光今夜半。一年人爱今回满。莫放...

  • 渔家傲

    风入金波凝不住。玉楼间倚谁飞举。霜艳...

  • 渔家傲

    方令庚生初皎皎。珠帘钩上华堂晓。十二...

  • 渔家傲

    已送清歌归去後。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

  • 黄裳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答鹅湖长老绍元示太玄图 (dá é hú zhǎng lǎo shào yuán shì tài xuán tú)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鹅湖有鹅吾不问,鹅湖无鹅吾不疑。
道士须换黄庭经,释子自明太玄辞。
噫嘻兮此意迥与山阴别,我亦曾非逸少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建阳连周宾幼入佛学近祝发江东真运副请住信鹅湖不出 (jiàn yáng lián zhōu bīn yòu rù fó xué jìn zhù fā jiāng dōng zhēn yùn fù qǐng zhù xìn é hú bù chū)

朝代:宋    作者: 韩淲

不住鹅湖寺,惟甘小隠堂。
老来才祝发,静处久烧香。
妙喜机缘峻,竹源滋味长。
建阳桥下水,梦见亦清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答绍元老示太玄图 (dá shào yuán lǎo shì tài xuán tú)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鹅湖有鹅吾不问,鹅湖无鹅吾不疑。
道士须换黄庭经,释子自名太虚辞。
噫嘻兮,此意迥与山阴别,我亦曾非逸少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鹅湖道中呈斯远 (é hú dào zhōng chéng sī yuǎn)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翠阜奔腾似列屯,老松错落更横陈。
风高日暖鹅湖路,宜此萧然两幅巾。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晓发鹅湖 (xiǎo fā é hú)

朝代:宋    作者: 洪炎

万松参岭路,千亩动春耕。
不复红鹅下,空余碧涧横。
佛扃穿缥缈,仙驭锁峥嵘。
道释分殊境,篮舆许我行。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夏日湖上寄太白长老 (xià rì hú shàng jì tài bái zhǎng lǎo)

朝代:宋    作者: 释智圆

风撼芙蕖入座香,水轩闲坐趣何长。
相怀不是人间景,隔岸归禽噪晚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顺宗问鹅湖大义禅师图赞 (shùn zōng wèn é hú dà yì chán shī tú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智愚

当机一句辟天关,海阔山遥岂等闲。
堪笑冬瓜长儱侗,翻成瓠子曲弯弯。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汾阳十智同真二首 其二 (fén yáng shí zhì tóng zhēn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十智同真选佛科,汾阳佛法本无多。
爱心竭处寻真智,面目分明会也麽。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鹅湖僧房 (é hú sēng fáng)

朝代:宋    作者: 韩淲

青笋初成宿雨晴,并檐啼鸟两三声。
鹅湖峰下僧窗晚,一枕谁知梦亦清。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鹅湖道中 (é hú dào zhōng)

朝代:宋    作者: 刘学箕

去城十里路盘纡,幽径平冈驾小舆。
认得鹅湖山下路,绿松巗畔拥僧庐。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