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ǐ zhān zì xú yí hú jiāng guò sòng dōu tú zhōng jiàn jì wǔ shǒu qí yī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
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
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兄且三年。
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dōng wǔ yàn chén tǔ , péng mén fù xī shān 。
cóng xiōng bǎi rì liú , tuì shí tóng jī pān 。
qīng fān guò bǎi bù , chuán dǐ jīng léi fān 。
jiān yú shàng nán lù , yǎn jiè hán chuān yuán 。
ài cǐ hū wàng guī , yuàn xiōng qiě sān nián 。
wǒ qù yǐ cōng cōng , xiōng lái yì bēng bēn 。
yǒng huái zhì jiǔ dì , rào guō duō yún y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东去武陵脱离尘土之苦,来到彭门富溪山间。
与兄长别了整整百日,舍不得离去,共同攀登高峰。
轻轻的船帆越过百步波涛,船底却因雷鸣惊涛而翻滚。
驾着肩舆,登上南麓,眼前景色宽广,视野包含了川原的美景。
我如此喜爱此地,忽然忘记了回家的意愿,愿意与兄长再相聚三年之久。
我离开时匆匆忙忙,兄长回来也急匆匆忙忙。
永远怀念着这儿饮酒的地方,围绕着郭城弥漫着浓浓的云烟。
总结:诗人离开东征去了武陵山,游历了彭门富溪山。与兄长相聚百日后,依依惜别,一同攀登高峰。在船上经历波涛惊涌,登上南麓,视野开阔,忘却了回家之意,愿与兄长再相聚三年。然后诗人匆忙离去,兄长也匆忙返回。永远怀念着那里饮酒的地方,郭城周围弥漫着浓浓的云烟。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的《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友人在途中相遇的情景,以及对离别的深情告别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描写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等景物,展示了诗中的背景,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慨和赞美。他用“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这样的生动描写,将读者带入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瞬间,情感在此时开始升华。
接下来,诗人提到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这里不仅展现了地理位置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变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眷恋,愿望兄弟不忘归来,共度美好时光。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匆匆而去,兄弟匆匆而来的情感,同时表现了对离别地的留恋之情,愿意在这里置酒留连,绕郭多云烟,象征着友情的珍贵和不易舍弃的情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