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áng gōng jì qián táng xī hú bǎi tí shí sān jiān lóu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十三间楼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祥正 (guō xiáng zhèng)

危楼插湖脚,绀碧十三间。
待月客无寐,看山僧自闲。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wēi lóu chā hú jiǎo , gàn bì shí sān jiān 。
dài yuè kè wú mèi , kàn shān sēng zì x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危楼耸立于湖畔,形似插入湖中,共有十三间青色的房间。等待月亮的客人无法入眠,只能观赏山间行走的僧人自在悠闲。



总结:

这是一幅描绘危楼和湖畔景色的古文诗句。诗人以简练的文字表现了危楼的高耸与湖水相接的情景,以及楼中客人对待月夜的期待。诗句末尾提到山间僧人的自在闲适,进一步强调了寂静和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十三间楼》描写了一座高楼耸立于钱塘西湖之畔,共有十三间,它的壮丽和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诗人以宿客的视角来描绘这座楼,表达了在这样的美景之下,宿客无法安睡,而山僧却可以自在地享受山水之间的宁静。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楼和景的描绘,展示了自然山水之美与人的宁静共融的场景。诗中的"待月客无寐"表现了宿客对美景的向往,而"看山僧自闲"则传递了山僧在这片宁静中心灵的状态。这种对比突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的内心宁静,强调了心灵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标签: 写景、抒情、山水、宁静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祥正写的《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系列:

本文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 查看更多>>

郭祥正的诗:

郭祥正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