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táng shòu lóng shàng yuán wǔ shǒu qí èr
和唐寿隆上元五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胡寅 (hú yín)

明月升天镜上台,灯如莲沼万枝开。
恨无立部歌仍舞,空有游人往更来。
续法未能窥佛祖,赓歌聊得继欧梅。
壮心消尽嬉游兴,矧复斑衣怅老莱。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míng yuè shēng tiān jìng shàng tái , dēng rú lián zhǎo wàn zhī kāi 。
hèn wú lì bù gē réng wǔ , kōng yǒu yóu rén wǎng gèng lái 。
xù fǎ wèi néng kuī fó zǔ , gēng gē liáo dé jì ōu méi 。
zhuàng xīn xiāo jìn xī yóu xīng , shěn fù bān yī chàng lǎo lá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明亮的月亮升起在天空,照在台上,宛如一面明镜。灯光如同莲花开放,万枝齐放。
我心中怀着遗憾,愿能立下部歌并跳舞,却空有许多游人来来往往,不能实现我的心愿。
我对续法(佛法)一无所知,未能窥探佛祖的奥秘,只能写下这首赓歌继续追随欧梅(或指梅花)的传统。
壮志逐渐消磨殆尽,嬉游的兴致也不再,更加令人伤感的是白发苍苍的我,穿着斑驳的衣袍,怅然若失地回望过往岁月。

赏析:这首诗《和唐寿隆上元五首 其二》是胡寅创作的,描写了元宵佳节的景象。诗中以明月升天、灯如莲沼的意象,展现了元宵夜晚明亮的月光和众多的灯笼,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
诗人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感情,他怀念着过去的欢乐时光,但如今恨不再有人唱歌跳舞,只有游人来来往往,没有了当年的欢乐。这反映了岁月的流转,人事的更替,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续法未能窥佛祖,赓歌聊得继欧梅",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他认为自己未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但仍然能够唱出一些歌谣,继续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两句"壮心消尽嬉游兴,矧复斑衣怅老莱"则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长,壮心不再,怅然回首。"斑衣"可能指的是他自己,表示他已经老去,回想起往事感慨万分。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胡寅写的《和唐寿隆上元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胡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 查看更多>>

胡寅的诗:

胡寅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