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sì qīng qiū rì qí yī
古寺清秋日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文彦博 (wén yàn bó)

古寺清秋日,微凉宝殿中。
玉题高纳月,金铎碎摇风。
翠藓缘阶碧,幽兰裛露红。
闲听连叶漏,吟对惠休公。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gǔ sì qīng qiū rì , wēi liáng bǎo diàn zhōng 。
yù tí gāo nà yuè , jīn duó suì yáo fēng 。
cuì xiǎn yuán jiē bì , yōu lán yì lù hóng 。
xián tīng lián yè lòu , yín duì huì xiū gō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古寺里,秋日清澈明净,微风吹来,使宝殿中微凉宜人。玉雕的题字高悬在墙上,如同接纳了皎洁的月光;金铎发出清脆的声响,随风摇曳。碧绿的苔藓沿着阶梯生长,幽香的兰花透露出红艳的露珠。静静地倾听着水滴从连续的叶子间滴落的声音,我吟咏着这首诗,献给了仁者惠休公。

赏析:这首诗《古寺清秋日 其一》由文彦博创作,表现了古刹秋日的宁静和清新之美。诗中通过描写景物、声音和心境,展现了秋日的宁静和寺庙的神秘感。
首先,诗人以“古寺清秋日”为开篇,直接勾画出诗歌的背景。清秋时节,天空微凉,古刹内外都充满了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古寺内的景物。他提到“玉题高纳月”,形容寺庙内的玉制物件高挂,高雅的氛围和月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又写到“金铎碎摇风”,形容风声中传来了金铎的声音,增加了诗中的音乐感。
诗的第三句“翠藓缘阶碧,幽兰裛露红”,则用色彩和植物的意象丰富了诗意。翠藓、幽兰、露水,这些自然元素都营造出了寺庙周围的和谐与生机。
最后两句“闲听连叶漏,吟对惠休公”则表现了诗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聆听着叶子落下的声音,吟咏着惠休公。这里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与自然相融合的感觉。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文彦博写的《古寺清秋日》系列:

本文作者文彦博介绍:🔈

文彦博(一○○六~一○九七),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历御史、转运副使、知州判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平章军国事,拜太师,封潞国公。哲宗绍圣四年卒,年九十二。徽宗崇宁间预党籍,後追复太师,谥忠烈。一生更事仁、英、神、哲四朝,洊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余年。着有《潞公集》四十卷。《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三、《宋史》卷三一三有传。 文彦博诗六卷,以明嘉靖五年平阳王溱刻《文潞公文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五年王溱刻,清季锡畴、瞿熙邦校本(简称季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嘉靖五年王溱刻、傅增湘校补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 查看更多>>

文彦博的诗:

文彦博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