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 shǔ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范蜀公挽词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庭坚 (huáng tíng jiān)

信道虽常尔,知人乃独亨。
书林身老大,谏纸字敧倾。
鳌去三山动,人危五鼎烹。
保全天子圣,几杖送余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xìn dào suī cháng ěr , zhī rén nǎi dú hēng 。
shū lín shēn lǎo dà , jiàn zhǐ zì qī qīng 。
áo qù sān shān dòng , rén wēi wǔ dǐng pēng 。
bǎo quán tiān zǐ shèng , jǐ zhàng sòng yú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信道虽然常常如此,认识人却是独自通达的。书林身体虽然已经老大,劝谏的纸字却倾斜了。鳌鱼离开了三山而动,人们面临危险,五鼎用来烹煮。要保全天子的圣明,只能用几杖来送走余生。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权谋之间的感慨。信道虽然常常如此,但认识人却是独自通达的,意味着在政治斗争和权谋之中,人们需要独具慧眼。书林身老大,谏纸字敧倾,揭示了当时言论不自由、劝谏无门的现状。鳌去三山动,人危五鼎烹,描绘了动荡不安的时局,政治斗争残酷无情。最后提到保全天子圣明,几杖送余生,表现出作者希望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但也感叹权谋之间的辛酸和无奈。整体上,这首诗道出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智慧。

赏析::
黄庭坚的《范蜀公挽词二首 其一》表达了对范仲淹(字蜀公)的深切思念和钦佩之情。这首词以抒发作者对范仲淹的感慨和赞颂为主题,全词表现出一种对伟大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景仰之情。
首句“信道虽常尔,知人乃独亨。”表达了范仲淹坚持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原则,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作者赞颂范仲淹之智慧,认为他在了解人性方面独具慧眼。
接下来的几句“书林身老大,谏纸字敧倾。
鳌去三山动,人危五鼎烹。”暗示范仲淹在政治舞台上的辉煌成就,以及他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坚韧和胆识。范仲淹的政治生涯如书林般丰富,但也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政治谏言如纸字般被抛弃,鳌山之动、五鼎之危等形象象征了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
最后两句“保全天子圣,几杖送余生。”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忠诚于天子的高风亮节的钦佩,以及对他晚年的安宁祝愿。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还是一位忠诚的臣子,为国家的安宁和天子的圣明不遗余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庭坚写的《范蜀公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 查看更多>>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