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 shǔ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èr
范蜀公挽词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庭坚 (huáng tíng jiān)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
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
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gōng zài zhāo líng rì , wén zhāng jìn chì chí 。
kōng jiē fú shēng lǎo , bù shì ěr yīng wéi 。
qù guó jǐ sān hǔ , wén sháo dài yī kuí 。
shuí yán gài guān le , xīn lè suǒ zhū s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公在昭陵的时候,文章接近赤墀(指皇帝的宝座)。
空慨伏生老了,却没有侍奉在皇帝身边。
离开国家多少年,几次面对虎狼的危险,听闻着美好的音乐,等待一次重要的机遇。
有谁能说我应该在盖棺的时候结束一切,如今却沦落在新乐(指乐器)被蛛丝锁住。



总结:

诗中描绘了一个文人官员的遭遇。他曾经在昭陵效力,靠着文章才华接近皇帝,但后来却老去未能得到皇帝青睐,不再受宠,失去了权力地位。离开国家多年,经历了种种艰险。他听闻了美妙的音乐,期待着一次重要的机遇来重回权力之位,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诗人感叹自己的现状,认为自己就像是盖棺的人一样被遗弃,而如今却沦落在了无法摆脱的困境之中。

赏析:这首古诗《范蜀公挽词二首 其二》描写了范仲淹的贤良形象以及离世后的感叹和遗憾之情。诗人以凄凉的词句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景仰和感慨,也隐含了对时世的忧虑和思考。首句以"公在昭陵日"开篇,呼唤范仲淹的身份和他在昭陵的日子,体现了对他的尊敬和追忆。接着"文章近赤墀",突出他的才华高洁,仕途辉煌。诗人由此引出对范仲淹晚年居处和处境的感怀,"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表现了他未能得享晚年的遗憾和失落。后文"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则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勾勒出范仲淹在政治上的辛酸经历和未竟之志,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后事不顺的担忧,以及对时代局势的忧虑。
标签: 感怀, 思人, 礼贤下士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庭坚写的《范蜀公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 查看更多>>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