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láng zhōng dì jiàn jì qí liù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弥逊 (lǐ mí xùn)

青春不与老相期,归雁声中数别离。
折柳西城真旦暮,镜中白髪已如斯。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qīng chūn bù yǔ lǎo xiāng qī , guī yàn shēng zhōng shù bié lí 。
zhé liǔ xī chéng zhēn dàn mù , jìng zhōng bái fà yǐ rú s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青春不会与老年同时到来,回归的雁声中数着多次离别。折柳时,西城已是真正的黄昏,照镜子中,白发已经如此苍苍。
全文总结:这句诗描写了青春逝去,时光流转,年华不再,随着离别和岁月的变迁,作者感叹时光匆匆,自己已不再年轻。

赏析:: 这首诗是李弥逊的《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六》,表达了时光不停流逝,青春易逝的主题。诗人通过描写离别的情景,反思光阴荏苒,青春易逝的感慨。
诗中首句"青春不与老相期"意味着青春和老年不会在同一时刻相见,强调了光阴的不可逆转性。归雁的离去象征着离别,增加了诗情的沉痛。
第二句"折柳西城真旦暮"描述了诗人折柳送别的情景,折柳是离别时的习俗,暗示着离别的不舍。"真旦暮"则表示时间已经接近傍晚,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已经来临。
最后两句"镜中白髪已如斯"表现了诗人的年华已逝,白发如雪,再次强调了光阴的残酷。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标签: 抒情、咏别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弥逊写的《次韵郎中弟见寄》系列:

本文作者李弥逊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後集卷二八),已佚。... 查看更多>>

李弥逊的诗:

李弥逊的词:

  • 花心动

    水馆风亭,晚香浓、一番荷芰经雨。簟枕...

  • 一寸金

    仙李盘根,自有云仍霭芳裔。更留雨霜皮...

  • 蝶恋花

    百尺游丝当秀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

  • 蝶恋花

    足力穷时山已晦。却上轻舟,急棹穿沙背...

  • 蝶恋花

    清晓天容争显晦。溪上群山,戢戢分驼背...

  • 蝶恋花

    百叠青山江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

  • 蝶恋花

    小小芙蕖红半展。占早争先,不奈腰肢软...

  • 虞美人

    上阳迟日千门锁。花外流莺过。一番春去...

  • 虞美人

    海棠开後春谁主。日日催花雨。可怜新绿...

  • 虞美人

    金泥捍拨春声碎。恨入相思泪。醉欺秋水...

  • 李弥逊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