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òng bù zhì dǒng shì yuán tíng sān shǒu qí yī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与义 (chén yǔ yì)

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头。
客子愁无奈,桃花笑不休。
百年今日胜,万里此生浮。
莽莽樽前事,题诗记独游。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chí guāng xiū zhú lǐ , qióng zhàng jì chūn tóu 。
kè zǐ chóu wú nài , táo huā xiào bù xiū 。
bǎi nián jīn rì shèng , wàn lǐ cǐ shēng fú 。
mǎng mǎng zūn qián shì , tí shī jì dú y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池塘里,修剪整齐的竹子青翠欲滴,春季的气息扑面而来。
客人心中忧愁困扰,无法排遣;桃花却开心地笑个不停。
百年一生中的今天格外美好,千万里的人生如同漂浮于此。
茫茫人世间的种种琐事,都被写在了酒杯前,用诗歌记录下了我独自徜徉的旅程。
全文概述:诗人身处修竹环绕的池塘,春季季节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客人心情却忧愁无奈,只能黯然伤神,而桃花却愉悦地绽放笑意。这一天格外美好,生命如同漂浮在无垠的世界中。诗人将种种琐事倾诉在酒杯前,用诗歌记录自己独自徜徉的旅程。

赏析:这首诗是陈与义的《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之一,描述了作者在修竹丛中漫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诗中表达了作者的愁绪与欢愉,以及他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首句“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头。”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修竹和池塘的倒影照在眼前,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筇杖和季春头则暗示了作者在春天里漫步的情景,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这里的“头”也可以理解为春天的开端。
接下来的两句“客子愁无奈,桃花笑不休。”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客子愁无奈,可能是因为他身处异乡或离别之情,而桃花不休的笑意则与外界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百年今日胜,万里此生浮。”表达了作者对当下时光的珍惜。百年今日胜,意味着短暂的一生中,此刻的美好胜过了千百年,这也是一种对当下的生活态度,要珍惜眼前的时光。
最后两句“莽莽樽前事,题诗记独游。”表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独自漫游的喜爱。莽莽樽前事,可能指的是曾经的欢聚时光,而题诗记独游则强调了作者独自品味自然美景的乐趣,也可能是在这个时刻萌发了创作诗歌的灵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与义写的《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与义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後,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复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 查看更多>>

陈与义的诗:

陈与义的词:

  • 法驾导引

    朝元路,朝元路,同驾玉华君。千乘载花...

  • 法驾导引

    东风起,东风起,海上百花摇。十八风鬟...

  • 法驾导引

    帘漠漠,帘漠漠,天澹一帘秋。自洗玉舟...

  • 虞美人

    十年花底承潮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

  • 忆秦娥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

  • 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

  • 虞美人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

  • 点绛唇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

  • 虞美人

    超然堂上闲宾主。不受人间暑。冰盘围坐...

  • 渔家傲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

  • 陈与义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