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òng bù zhì dǒng shì yuán tíng sān shǒu qí sān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与义 (chén yǔ yì)

客子今年驼褐宽,邓州三月始春寒。
帘鈎挂尽蒲团稳,十丈虚庭借雨看。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kè zǐ jīn nián tuó hè kuān , dèng zhōu sān yuè shǐ chūn hán 。
lián gōu guà jìn pú tuán wěn , shí zhàng xū tíng jiè yǔ kà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客人今年驼色宽大,邓州的三月初春还有些寒意。
帘钩挂满了蒲团,稳稳当当地摆放着,十丈长的虚庭借雨成为一幅景致。
全文总结:这是一幅描绘客人驻足邓州初春景象的古文。客子今年驼色宽大,指客人身着宽松的驼色衣服,暗示其身份不凡。而邓州三月初春依然有些寒意,春天刚刚开始,气温尚未完全回暖。帘钩挂满了蒲团,蒲团是坐垫,客人坐得舒适,稳稳当当地摆放着,显示主人的细心安排。虚庭十丈长,指空旷的庭院,此刻正借雨而成景,可见景致优美。整篇古文通过描写细节,展现了客人到访的氛围和主人的热情款待。

赏析:: 这首诗是陈与义创作的《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其三》之一。诗人以客子的身份描写了一个赴邓州游玩的场景。诗中第一句"客子今年驼褐宽",通过客子的形象和驼褐的衣着,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初春时节,游人穿越远道而来的场景。"邓州三月始春寒"则表现了邓州初春时仍然有寒意的气候,使人感受到了时节交替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帘鈎挂尽蒲团稳,十丈虚庭借雨看"则将注意力转向了董氏园亭。诗人用"帘鈎挂尽蒲团稳"的描述,展现了园内一片宁静和蓬勃的景象,仿佛人们已经安坐其中,享受园亭的景致。而"十丈虚庭借雨看"则暗示了雨水的降临,使得景色更加清新和生动。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初春的游园场景,通过客子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了邓州初春时的美丽和宁静。
标签: 描写自然景观、抒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与义写的《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与义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後,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复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 查看更多>>

陈与义的诗:

陈与义的词:

  • 法驾导引

    朝元路,朝元路,同驾玉华君。千乘载花...

  • 法驾导引

    东风起,东风起,海上百花摇。十八风鬟...

  • 法驾导引

    帘漠漠,帘漠漠,天澹一帘秋。自洗玉舟...

  • 虞美人

    十年花底承潮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

  • 忆秦娥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

  • 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

  • 虞美人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

  • 点绛唇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

  • 虞美人

    超然堂上闲宾主。不受人间暑。冰盘围坐...

  • 渔家傲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

  • 陈与义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