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qiū dēng hǎi dài lóu zuò
中秋登海岱楼作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米芾 (mǐ fèi)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mù qióng huái hǎi liǎng rú yín , wàn dào hóng guāng yù bàng zhēn 。
tiān shàng ruò wú xiū yuè hù , guì zhī chēng sǔn xiàng xī lú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目光所及,淮海两岸的景色如同银子一般明亮,无比美丽。成千上万的虹光交相辉映,犹如孕育珍珠的蚌壳中所蕴含的宝贝。
然而,天空中却没有月亮的倩影,似乎没有修建月宫的门窗,导致那一轮明月也被桂树枝叶所遮挡而显得损伤不全,向西方倾斜。
全文意境描绘了淮海两岸美丽的景色和天空中缺失的月亮,通过自然景象抒发着诗人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是米芾创作的《中秋登海岱楼作》,通过抒发诗人对中秋节月光的赞美之情,展现了美丽的中秋景象。诗人以独特的意象和形象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色。
首句“目穷淮海两如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淮海的水面与明亮的月光相对比,表现了月光的皎洁和水面的宽广。这里的“两如银”将淮海与月光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着,诗人提到“万道虹光育蚌珍”,这里的“虹光”形容月光如虹一般,这是一种夸张修辞,强调了月光的灿烂。而“蚌珍”则指代月光中的圆圆的月亮,如同珍珠一般宝贵。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景象赞叹之情。
最后两句“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通过“修月户”暗示了月亮是从天上的窗户中升起的,而“桂枝”则象征着中秋的节令,这里的“撑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夸张的修辞,表现出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米芾介绍:🔈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因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居襄阳、丹徒。宋代著名书画家,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说蔡京)并称四大家。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涟水县,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勾当公事,知无爲军。徽宗崇宁间召爲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大观元年,出知淮阳军,卒,年五十七。有《山林集》一百卷(《宝晋英光集序》),已佚。宋岳珂辑有《宝晋英光集》,後人续辑有《宝晋山林集拾遗》。事见《宝晋山林集拾遗》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米芾诗,以宋嘉泰元年筠阳郡斋刻《宝晋山林集拾遗》(八... 查看更多>>

米芾的诗:

米芾的词:

相关诗词:

詶李郎中侍御秋夜登福州城楼见寄 (chóu lǐ láng zhōng shì yù qiū yè dēng fú zhōu chéng lóu jiàn jì)

朝代:唐    作者: 皇甫冉

辛勤万里道,箫索九秋残。
月照闽中夜,天凝海上寒。
王程无地远,主意在人安。
遥寄登楼作,空知行路难。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城楼晚望 (chéng lóu wǎn wàng)

朝代:宋    作者: 刘敞

长夏淮天郤似秋,居人未解白貂裘。
云起岱山时涨雨,风迎沧海欲横流。
日边渇问长安使,天际频瞻贾客舟。
自是七哀宜写望,不关非土故登楼。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酬李郎中夜登苏州城楼见寄 (chóu lǐ láng zhōng yè dēng sū zhōu chéng lóu jiàn jì)

朝代:唐    作者: 刘长卿

辛勤万里道,萧索九秋残。
日照闽中夜,天凝海上寒。
客程无地远,主意在人安。
遥寄登楼作,空知行路难。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北行第九十二 (běi xíng dì jiǔ sh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文天祥

浮云连海岱,寒芜际碣石。
落景惜登临,人烟渺萧瑟。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登徐州城楼 (dēng xú zhōu chéng lóu)

朝代:宋    作者: 刘摰

彭城楼上望,旷然今古怀。
山形东负岱,河势下通淮。
白鸟孤云并,荒烟万木排。
吾观兹有得,兴欲拍洪厓。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登高丘而望远海 (dēng gāo qiū ér wàng yuǎn hǎi)

朝代:宋    作者: 刘才邵

登高丘,望远海,银台芝阙排空烟,青童羽驾今安在。
炎凉相续如循环,堂堂白日欺红顔。
谁能混迹尘埃间,当驱风驭凌三山。
问天暂借斩鲸剑,长鬐中断苍波闲。
却凭海若檄北极,员峤岱舆宜见还。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登资圣阁 (dēng zī shèng gé)

朝代:宋    作者: 孔平仲

平时尝仰望,今日一登临。
海岱封疆小,乾坤气象深。
废城增古意,叠嶂起诗心。
远目方驰骋,春云还自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登望京楼赋 (dēng wàng jīng lóu fù)

朝代:唐    作者: 令狐綯

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不免愁。
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晚秋登楼 其二 (wǎn qiū dēng ló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王同祖

读罢黄庭倦倚楼,乱云挟雨过湖头。
年来无复登临思,闲捻黄花送暮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fèng hé dēng lí shān gāo dǐng yù mù yìng zhì)

朝代:唐    作者: 李乂

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
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