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 jì jí zhī qí yī
再寄及之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裳 (huáng shang)

眼淩霄汉气横秋,未壮吾年似白头。
病态问人皆笑老,壮图何处始知休。
还因往事悲今事,难得新游比旧游。
霅水越溪风信好,尺书多幸屡相投。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yǎn líng xiāo hàn qì héng qiū , wèi zhuàng wú nián sì bái tóu 。
bìng tài wèn rén jiē xiào lǎo , zhuàng tú hé chù shǐ zhī xiū 。
huán yīn wǎng shì bēi jīn shì , nán de xīn yóu bǐ jiù yóu 。
zhà shuǐ yuè xī fēng xìn hǎo , chǐ shū duō xìng lǚ xiāng t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眼望苍穹,感叹着霄汉之气横贯秋天,我虽未到壮年之龄,却似已见白发苍苍。人们嘲笑我病态颜容如老人一般,而我怀揣着雄图,却不知何处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回忆往事,让我悲叹现在的处境;难得的新旅途又与往日游历相比,让我倍感欣喜。霅水、越溪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每每相投尺书,不禁倍感幸运。
全文总结:作者对自己壮志未酬、颜面尽失的困境深感悲伤,同时也对新旅途和交好友人感到欣喜。

赏析:这首诗《再寄及之 其一》是黄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阶段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眼淩霄汉气横秋"描写了作者在壮年时,充满雄心壮志,正值壮年之际,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然而,接下来的句子"未壮吾年似白头"却反映出诗人的实际年龄,他已经不再年轻,虽然心有壮志,但身体已经不再年轻。
接着,诗人抱怨病态问人,人们都嘲笑他老态龙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对他的看法的不满,以及他对自己年龄的不满。而"壮图何处始知休"一句则反映出他对自己过去的梦想和追求的怀念。
第三句"还因往事悲今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难得新游比旧游"则表达了诗人对新的生活体验的渴望,但也感到新的生活很难与过去的美好时光相比。
最后两句"霅水越溪风信好,尺书多幸屡相投"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思念。这些朋友给予了他温暖和支持,让他感到幸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裳写的《再寄及之》系列:

本文作者黄裳介绍:🔈

黄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历越州签判。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爲校书郎,六年转集贤校理(《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二五、四五八),後知颍昌府。绍圣二年(一○九五)爲太常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二五、二○之九)。徽宗崇宁初知青州。五年(一一○六),由知郓州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谥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演山先生文集》附录《黄公神道碑》。黄裳诗,以安乐堂、明善堂递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北京... 查看更多>>

黄裳的诗:

黄裳的词:

  • 桂枝香

    人烟一簇。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楼...

  • 桂枝香

    插云翠壁。为送目,入遥空,见山色。金...

  • 新荷叶

    落日衔山,行云载雨俄鸣。一顷新荷,坐...

  • 渔家傲

    多幸春来云雨少。且教月与花相照。清色...

  • 渔家傲

    汗漫金华寒委地。火云散尽奇峰势。纨扇...

  • 渔家傲

    人在月中宵汉远。仙槎乘得秋风便。寒信...

  • 渔家傲

    三月秋光今夜半。一年人爱今回满。莫放...

  • 渔家傲

    风入金波凝不住。玉楼间倚谁飞举。霜艳...

  • 渔家傲

    方令庚生初皎皎。珠帘钩上华堂晓。十二...

  • 渔家傲

    已送清歌归去後。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

  • 黄裳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