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戴君恩何以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共戴君恩何以报”出自哪首诗?

答案:共戴君恩何以报”出自: 宋代 苏颂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首 其三》,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gòng dài jūn ēn hé yǐ bào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问题2:“共戴君恩何以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共戴君恩何以报”的上一句是: 老遇风光懒咏题 , 诗句拼音为: lǎo yù fēng guāng lǎn yǒng tí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问题3:“共戴君恩何以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共戴君恩何以报”的下一句是: 惟将圣寿祝天齐 , 诗句拼音为: wéi jiāng shèng shòu zhù tiān qí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共戴君恩何以报”全诗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首 其三 (zhū gōng chàng hè duō jì jīng lì zhī shì yīn gǎn xī yóu fù yòng yuán yùn fán sān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颂

平生南北与东西,岂是扬波与汩泥。
晚入金门诸彦接,来同绮席赐尊携。
时逢宠渥欣陪预,老遇风光懒咏题。
共戴君恩何以报,惟将圣寿祝天齐。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píng shēng nán běi yǔ dōng xī , qǐ shì yáng bō yǔ gǔ ní 。
wǎn rù jīn mén zhū yàn jiē , lái tóng qǐ xí cì zūn xié 。
shí féng chǒng wò xīn péi yù , lǎo yù fēng guāng lǎn yǒng tí 。
gòng dài jūn ēn hé yǐ bào , wéi jiāng shèng shòu zhù tiān qí 。

“共戴君恩何以报”繁体原文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遊復用元韵凡三首 其三

平生南北與東西,豈是揚波與汩泥。
晚入金門諸彥接,來同綺席賜尊携。
時逢寵渥欣陪預,老遇風光懶咏題。
共戴君恩何以報,惟將聖壽祝天齊。

“共戴君恩何以报”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生南北与东西,岂是扬波与汩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晚入金门诸彦接,来同绮席赐尊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时逢宠渥欣陪预,老遇风光懒咏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共戴君恩何以报,惟将圣寿祝天齐。

“共戴君恩何以报”全诗注音

píng shēng nán běi yǔ dōng xī , qǐ shì yáng bō yǔ gǔ ní 。

平生南北与东西,岂是扬波与汩泥。

wǎn rù jīn mén zhū yàn jiē , lái tóng qǐ xí cì zūn xié 。

晚入金门诸彦接,来同绮席赐尊携。

shí féng chǒng wò xīn péi yù , lǎo yù fēng guāng lǎn yǒng tí 。

时逢宠渥欣陪预,老遇风光懒咏题。

gòng dài jūn ēn hé yǐ bào , wéi jiāng shèng shòu zhù tiān qí 。

共戴君恩何以报,惟将圣寿祝天齐。

“共戴君恩何以报”全诗翻译

译文:
平生南北与东西,岂是扬波与汩泥。
晚入金门诸彦接,来同绮席赐尊携。
时逢宠渥欣陪预,老遇风光懒咏题。
共戴君恩何以报,惟将圣寿祝天齐。



总结:

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感恩之情,诗中提到他在平生经历的南北东西,都不像是波涛汩汩的河水。他晚年被邀请入金门,受到众多彦士的接待,与他一同赴绮席,赐尊荣。此刻,他感慨得到皇帝的宠遇,心情愉悦,就算老了,也懒得再谱写诗篇。最后,他深感君主的恩宠,不知该以何种方式来报答,只能祝愿君主的寿命延长,愿天下安宁。

“共戴君恩何以报”总结赏析

赏析:
苏颂以此诗述说他的人生旅途,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坎坷经历和为官之感。首句描写行程广阔,南北东西遍游,自豪不沾浊泥。第二句以"晚入金门"作为景点,表达受到尊敬,受邀共度美好时光。第三句以宠幸与领导的接纳作背景,表现了对晚年仕途的惬意。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和愿望长寿的心情。

“共戴君恩何以报”诗句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复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於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更多...

“共戴君恩何以报”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