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ù tāng quán shì zhēn shī èr shǒu qí èr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之仪 (lǐ zhī yí)

粥後复就枕,梦中还在家。
老身知自妄,病厌事如麻。
渐觉同刍狗,终当悟宝车。
何妨蓦直去,细啜赵州茶。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zhōu hòu fù jiù zhěn , mèng zhōng huán zài jiā 。
lǎo shēn zhī zì wàng , bìng yàn shì rú má 。
jiàn jué tóng chú gǒu , zhōng dāng wù bǎo chē 。
hé fáng mò zhí qù , xì chuò zhào zhōu chá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喝完粥之后,我又回到枕头前,睡梦中仍觉得自己在家中。
老年的我自觉心智有些错乱,疾病让我对琐碎事情感到厌烦得像麻一样。
我逐渐觉得自己与吃草的狗无异,但最终我将会觉悟乘坐宝车的真谛。
又何妨突然放弃一切,静心品尝赵州茶。
全文总结:作者在年老疾病缠身之际,感慨自己精神有些恍惚,厌倦了繁琐世务。他希望最终能够觉悟人生的真谛,并不忧虑放弃一切,安静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梦中回到家乡的情景,思考生命的虚妄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表达了不同的思考和情感:
1. 前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梦中回到家乡,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这里表现出对故乡的深情和怀念之情。
2. 第三句“老身知自妄,病厌事如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和生活的疲惫感受,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3. 第四句“渐觉同刍狗,终当悟宝车。”意味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作者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明白了世俗和物质的虚妄,将最终获得解脱。
4. 最后一句“何妨蓦直去,细啜赵州茶。”传达了对人生的淡然态度,认为无需太多的计较,只需悠然自得地品味生活,就像细细品味一杯赵州茶一样。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之仪写的《宿汤泉示真师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之仪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後以元佑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後集... 查看更多>>

李之仪的诗:

李之仪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