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zhèng sì chéng guò hóng zhōu qí sān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彭汝砺 (péng rǔ lì)

恨接清规晚,愁看去鷁东。
别情万里远,离绪一尊中。
柳意藏春雪,梅香度晓风。
余寒须有作,无惜寄江鸿。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hèn jiē qīng guī wǎn , chóu kàn qù yì dōng 。
bié qíng wàn lǐ yuǎn , lí xù yī zūn zhōng 。
liǔ yì cáng chūn xuě , méi xiāng dù xiǎo fēng 。
yú hán xū yǒu zuò , wú xī jì jiāng h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恨接受清规太晚,愁眼望着鸳鸯东飞。
别离情感千万里遥远,离愁只在一尊酒中。
柳树的意境隐藏着春天的雪花,梅花的香气随着清晨的风儿飘过。
余寒还应该有所作为,不舍得寄托江边的鸿雁。
总结:这古文四句诗,描写了作者对错过清规时机的懊悔和望着鸳鸯归去的愁苦之情;表达了别离的痛楚遥遥千里,离愁只在心中一杯酒;同时描述了柳树意境藏着春天的雪花,梅花芬芳随着清晨风飘动;最后,表达了作者对余寒时节仍然有所作为的期许,不舍得将心中情感寄托给江边的鸿雁。整篇古文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是彭汝砺创作的《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三》,全诗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以下是对诗中每个标签的赏析:
- 别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他恨自己迟迟未能按照清规而行,愁望友人郑寺丞远去洪州,心情愈加沉重。这种别情通过诗中的愁思和感伤情感表现得深刻。
- 咏物:诗中出现了柳和梅这两种自然元素,它们通过“柳意藏春雪”和“梅香度晓风”等形象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层次。柳意映衬出离别的愁绪,而梅香则传达了寂寞和离散的情感。
- 抒情:整首诗充满了抒情色彩。诗人通过自己的感情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别离之情,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写景:诗人运用精彩的写景手法,通过描写柳、梅、春雪和晓风等自然景物,为诗情增色,同时也增强了离别时的感受和情感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抒情的笔法,表达了诗人在别离时的内心感受和离别之情。通过写景、抒情、咏物等手法,诗人将离别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深思和感慨。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彭汝砺写的《送郑寺丞过洪州》系列:

本文作者彭汝砺介绍:🔈

彭汝砺(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授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神宗熙宁初,召爲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出爲江西转运判官,徙提点京西刑狱。哲宗元佑二年(一○八七),爲起居舍人,逾年迁中书舍人。以言事落职知徐州,旋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进吏部尚书。因刘贽事出知江州,绍圣二年(一○九五)正月,召爲枢密都承旨,未及赴而卒(《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一曾肇《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年五十四。着有《易义》、《诗义》及诗文五十卷(《宋史·艺文志》着录四十卷),已佚。後人收辑遗诗爲《鄱阳集》十二卷,编次多舛误重复。《宋史》卷三四六有传。彭汝... 查看更多>>

彭汝砺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