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áng shì jìn jiān jì yán huáng èr gōng èr shǒu qí èr
送杨侍禁兼寄顔黄二公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师道 (chén shī dào)

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
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
向晚逢杨子,真堪托後车。
亲年方頼禄,不惜借吹嘘。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duō wèn huáng jū shì , zhōng nián qiàn yī shū 。
yīn rén hòu xiāo xī , yǒu shǐ bào hé rú 。
xiàng wǎn féng yáng zǐ , zhēn kān tuō hòu chē 。
qīn nián fāng lài lù , bù xī jiè chuī xū 。

友情 怀念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向黄居士问候,我终年欠着一本书。
因为等待着消息,特地派人问问进展如何。
傍晚时遇到了杨子,真心愿能借助他的后车一程。
年老时依然依赖着俸禄,不舍得借助别人的吹嘘。
全文总结:在这篇古文中,作者向黄居士问好,表示自己终年未能兑现借书之约。同时,因为等待某个人的消息,派人去探询进展情况。作者傍晚时遇到了杨子,希望能借助他的帮助。虽然已经年老,依然依赖着固定的俸禄,并不愿意借助别人的吹嘘。

这首诗的主题可以归纳为友情和怀念。诗人陈师道在这首诗中送别杨侍禁,并兼寄顏黄二公,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现在让我详细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第一句,“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表达了诗人对黄居士的关心和思念之情。黄居士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信或来访,这让诗人感到担忧和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向晚逢杨子,真堪托後车。”表明诗人一直在期待着消息,希望得知黄居士的近况。然而,在一个傍晚,他偶然遇到了杨子,这让他感到宽慰和欣慰,因为杨子可以替他传达消息。
最后两句,“亲年方頼禄,不惜借吹嘘。”可能指的是诗人和黄居士的友情已经持续多年,虽然没有实际的物质回报,但他们之间的情感和信任是无价的。诗人愿意为这份友情而自豪,甚至可以夸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师道写的《送杨侍禁兼寄顔黄二公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师道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後山居士,学者称後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佑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托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後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 查看更多>>

陈师道的诗:

陈师道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