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iú xué shì zhī héng zhōu
送刘学士知衡州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余靖 (yú jìng)

朱轓新命汉诸侯,地扼荆湘占上游。
醽渌水声侵古堞,祝融峰色入晴楼。
昼垂三组乡枌过,春拥双旌岳寺游。
番直星垣归缓步,谪仙通籍着瀛洲。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zhū fān xīn mìng hàn zhū hóu , dì è jīng xiāng zhàn shàng yóu 。
líng lù shuǐ shēng qīn gǔ dié , zhù róng fēng sè rù qíng lóu 。
zhòu chuí sān zǔ xiāng fén guò , chūn yōng shuāng jīng yuè sì yóu 。
fān zhí xīng yuán guī huǎn bù , zhé xiān tōng jí zhe yíng zhō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朱轓被任命为汉朝的诸侯,他的领地位于荆湘地区的上游,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他所统治的领地中,醽渌水的潺潺声音侵蚀着古老的城堞,而祝融峰的美丽景色则融入了晴朗的楼台。
白天,他常常游历在三组乡的枌树林中,也会在春季驱车前往双旌岳寺游览。
在夜晚,他则会慢慢归家,像番直星那样步履缓慢。他是一位被贬斥的仙人,但却有资格在瀛洲居住,成为其中的通籍者。

全文

总结:

文章描述了朱轓新成为汉朝诸侯后,所统治的领地地理位置优越,水声悠扬,景色美丽。他白天常常游历在枌树林中,春季则前往双旌岳寺游览。夜晚归家时,他的步伐缓慢如同番直星。尽管他是被贬斥的仙人,但仍然有资格在瀛洲居住。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衡州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刘学士新任衡州知州的送别之情。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衡州山水的壮丽和神秘。
在第一句中,作者描述了朱轓新命,汉诸侯,地势险峻,扼守荆湘之间的上游地区。这里的"汉诸侯"指的是衡州知州刘学士,他新任衡州知州,地位显赫。"地扼荆湘占上游"一句表现了衡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以"醽渌水声侵古堞"的形象描绘了水声悠扬地穿越古老的城堡,"祝融峰色入晴楼"则展现了衡州祝融山峰在晴朗天空下的壮美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了衡州山水的美丽。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春日的衡州景色。"昼垂三组乡枌过"中的"三组乡枌"描绘了春天的新绿,"春拥双旌岳寺游"则表现了春天的和煦气息,使人不禁想象到了那个明媚的春日。
最后两句"番直星垣归缓步,谪仙通籍着瀛洲"表现了刘学士的仕途和远行,以及他的高尚品德和追求。"番直星垣"指的是刘学士的行宫,"谪仙通籍着瀛洲"则表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文学才华,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他的景仰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送刘学士知衡州》的诗:

本文作者余靖介绍:🔈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爲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佑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爲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佑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後加集贤院学士。嘉佑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 查看更多>>

余靖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