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n zōng zhì dé dà shèng huáng dì wǎn gē cí sān shǒu yī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一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武元衡 (wǔ yuán héng)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东海风波变,西陵松柏攒。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
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qiáo shān tóng guǐ huì , xuān hòu zàng yī guān 。
dōng hǎi fēng bō biàn , xī líng sōng bǎi zǎn 。
dǐng hú xiān yǐ qù , jīn zhǎng lù níng qián 。
wàn mù quán jiōng yuè , kōng lián fú yàn hán 。

順宗至德大聖皇帝挽歌詞三首 一

—— 武元衡

橋山同軌會,軒后葬衣冠。
東海風波變,西陵松柏攢。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寧乾。
萬木泉扃月,空憐鳧雁寒。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qiáo shān tóng guǐ huì , xuān hòu zàng yī guān 。
dōng hǎi fēng bō biàn , xī líng sōng bǎi zǎn 。
dǐng hú xiān yǐ qù , jīn zhǎng lù níng qián 。
wàn mù quán jiōng yuè , kōng lián fú yàn h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桥山的道路合并在一起,轩后被安葬时,他身着华丽的衣冠。
东海的风浪发生变化,西陵的松树和柏树密集生长。
鼎湖的仙人已经离去,金掌露出了宁静干燥的情况。
万物的木本被泉水包围,月亮孤寂地照耀,空中可怜着寒冷的鸳鸯和雁鸟。

全诗概括: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流转和物事更替的主题。桥山道路的合并和轩后的安葬,象征着人事的终结和新的开始。东海风浪的变化和西陵的松柏繁茂,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和生命的循环。鼎湖仙人的离去和金掌干燥的状态,暗示了人世间仙境的消失和平凡世界的显现。最后,诗人以泉水和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孤寂和寒冷的感受,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无常和孤独。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生命与时间、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了一种哲思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武元衡所作,题为《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一》,可见是为了悼念一位伟大的皇帝而作的挽歌。诗中以深沉的抒情感情,表达了对皇帝的深切哀思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借景抒怀,以自然景物来映衬皇帝的伟业和国家的兴衰。下面对诗的内容进行详细赏析:
首节:“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这里以“桥山”作为背景,描述皇帝的葬礼,意味着皇帝已经去世。用“轩后葬衣冠”来形容皇帝的陵墓,显示了其尊贵和崇高的地位。
第二节:“东海风波变,西陵松柏攒。”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东海风波变化莫测,而西陵的松柏则是坚贞不屈的象征,可能表示对国家困境的担忧和对皇帝的依恋。
第三节:“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
“鼎湖仙已去”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去世,而“金掌露宁乾”则暗示了权力的变迁和国家的动荡。这句话表达了对皇帝的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第四节:“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
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物来表现出悲凉之情,万木凋零,泉水干涸,月寂寥无人照,凫雁在寒冷的天空中飞行,暗示了国家的凋敝和民众的艰难。这种写景的手法加强了诗中的哀思和忧虑情感。
标签:
抒情、挽歌、景物、忧国忧民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武元衡写的《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武元衡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後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爲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爲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爲盗所害,赠司徒,諡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爲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查看更多>>

武元衡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