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 zǐ chūn qū tài xué guò huà shān fù xiān zhǎng fēng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新 (lǐ xīn)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ī zhǎng wēi rán zhàn bì diān , fēn míng gāo jǔ yù qíng tiān 。
shēng chén jìn dài zhāo xié lì , zhǐ diǎn dōu guī zào huà quán 。
hǎo yǔ qīng xiāo fú rì yuè , mò liú hán zhàng nòng yún yān 。
bù zhī qiān gǔ xīng wáng shì , qū zhǐ ér jīn shì jǐ n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一只手掌傲立在碧蓝的山巅,明明高举着欲要撑天。
升降变化全凭运用自然之力,指点江山皆由天命主宰。
善于扶持日月,使其在清澈的天空中辉映,不要停留在寒冷的山峰间戏弄云雾。
不知道千古以来的兴衰兴亡之事,仅仅数数手指,现在又是哪一年了。
全文总结:
这篇古文描绘了一位身份高贵、手掌有着非凡力量的人物。他能够左右山河的兴衰,掌握自然的力量,为天地万物指点迷津。他善于扶持日月,使之光辉灿烂,不愿让山峰的寒气和云雾阻挡阳光的光芒。然而,尽管他有如此的力量,他也无法知晓千古以来兴亡的真相,时光匆匆流逝,眨眼间已是多少年过去。这篇文章通过描述这位神秘人物,抒发了对天地万物和人生奥秘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此诗表现了作者对华山赋仙掌峰的壮美景色和无限感慨之情。诗中用“一掌巍然占碧巅”形象地描绘了掌峰的高耸,给人一种峻拔的感觉。作者借用自然景观,抒发了对造化、命运的思考。诗中“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表明人们的命运和变化皆在自然规律之中,力量和命运均由造化支配。作者以此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宿命的顺从。最后两句“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则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人生短暂,历史变迁如此之快,令人感慨万分,显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深切思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新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佑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查看更多>>

李新的诗:

李新的词:

相关诗词:

九曲杂咏 六曲仙掌峰 (jiǔ qū zá yǒng liù qū xiān zhǎng fēng)

朝代:宋    作者: 白玉蟾

仙子扪萝上翠崖,岩头旧有炼丹台。
至今石上留仙掌,十指春葱渍绿苔。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行经华阴 (xíng jīng huá yīn)

朝代:唐    作者: 崔颢

迢嶤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唐诗三百首 怀古 山水

仙掌 (xiān zhǎng)

朝代:宋    作者: 李纲

玉指纤纤烟霭中,挥云映日掌微红。
只疑华岳留踪後,更向闽山映碧峰。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仙掌峰 (xiān zhǎng fēng)

朝代:宋    作者: 韦骧

巨灵前事杳难评,融结皆由造化成。
山历古今常似掌,地当西北是扶倾。
擘开太华几千仞,指出飞鹏数万程。
岁旱定须先展效,力推云雨救苍生。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掌上莲峰赋附歌 (zhǎng shàng lián fēng fù fù gē)

朝代:唐    作者: 吕令问

苔至滑兮石无踪,道不可得,仙不可逢。
傥赐一丸生羽翼,愿轻举於三峰。
(见《文苑英华》卷二八)。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戏题仙掌 (xì tí xiān zhǎng)

朝代:宋    作者: 韩琦

三峰晴晓碧相挨,仙掌分明出雾开。
莫向巍峩衒高手,也曾先得桂枝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 (tí jiǔ huà shān yòng tài bái lián jù yùn)

朝代:宋    作者: 喻良能

千古池阳郡,九峰应最华。
明珠绚晨露,丽绮粲晴霞。
岭头过子晋,岩腹憩洪崖。
谪仙无复见,空想夏侯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 (sòng wáng dào cuì láng zhōng zhī huá zhōu)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
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
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
又观莲华峯,上有莲开谢。
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
今闻太守行,见隼画车驾。
仙掌与莲花,日久可以诧。
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
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草堂 长啸洞北回望大顶如列屏幛比到山前却不见盖为仙掌所蔽 (cǎo táng cháng xiào dòng běi huí wàng dà dǐng rú liè píng zhàng bǐ dào shān qián què bù jiàn gài wèi xiān zhǎng suǒ bì)

朝代:宋    作者: 程颢

行尽重云几曲山,回头方见碧峰寒。
天将仙掌都遮断,元恐尘中俗眼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刘君以地里之学各邂逅相遇求诗为别因赋长句 (liú jūn yǐ dì lǐ zhī xué gè xiè hòu xiāng yù qiú shī wèi bié yīn fù cháng jù)

朝代:宋    作者: 李之仪

久闻秘术独超羣,肯向青囊学景纯。
解使山川如在掌,须知祸福不由人。
论功合附天仙籍,底事犹随客路尘。
满眼峰峦应有待,何妨裁剪出精神。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