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lóng jǐng biàn cái fǎ shī sān jué qí yī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堰,俗缘深重道心粗。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wǒ xiōng jiào wǒ guò dōng wú , yí mò shān jiān wú chù wú 。
hū bào dōng cháo cuī chū yàn , sú yuán shēn chóng dào xīn cū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兄长引导我穿越东吴之地,遗留在墨山间的印记无处寻觅。
突然传来消息,冬天的潮水催动着堤坝溢出,俗世的纷缘厚重,而我的道心却显得粗糙。



总结:

诗人的兄长引导他游历东吴之地,在墨山间留下了一些重要的遗迹。然而,诗人发现这些遗迹如今已经难以寻觅。突然间,他听说冬天的潮水正威胁着堤坝,而俗世的牵缠纷扰使他的道心显得疏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遗迹和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感悟。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题为《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其一》。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兄弟教诲、道义和人情世故的思考。
诗中第一句“我兄教我过东吴”,表明诗人的兄长在教导他东吴的事物,东吴在古代是一个文化名城,意味着兄长传授给他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生经验。而“遗墨山间无处无”则指出兄长传承的文化遗产是如此之广泛,以至于山间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踪迹,充满了智慧和文化。
接下来的两句“忽报冬潮催出堰,俗缘深重道心粗”则反映了诗人在遗墨山间突然接到的消息,冬天的潮水催促着水闸打开,这里可视为人生中突发的困难或挑战。而“俗缘深重道心粗”表现了人世间的纷扰和尘世的浮躁,与纯粹的道德信仰相对立。
整首诗通过描写兄长的教诲和人生遭遇,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道义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世俗世界的一种拷问和反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