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huáng lóng qīng lǎo sān shǒu qí yī
寄黄龙清老三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庭坚 (huáng tíng jiān)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
深密伽陀枯战笔,真成相见问何如。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wàn shān bù gé zhōng qiū yuè , yī yàn néng chuán jì yuǎn shū 。
shēn mì jiā tuó kū zhàn bǐ , zhēn chéng xiāng jiàn wèn hé rú 。

动物

寄黄龍清老三首 其一

—— 黄庭堅

萬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傳寄遠書。
深密伽陀枯戰筆,真成相見問何如。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wàn shān bù gé zhōng qiū yuè , yī yàn néng chuán jì yuǎn shū 。
shēn mì jiā tuó kū zhàn bǐ , zhēn chéng xiāng jiàn wèn hé r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万山都不能隔开中秋的明亮月光,一只雁儿能传递远方的书信。
深奥的佛法之书成为干戈战争的牺牲品,而真正的相见又该如何提问呢?
全文总结:这首古文描绘了中秋时节明亮的月光和传递书信的雁儿,隐喻着思念之情。接着,提到了佛法之书在战乱中的悲惨命运,同时对于真正相见之时又有着迷茫不解的疑问。这首古文通过简洁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情感和现实困境的感慨。

赏析:这首诗《寄黄龙清老三首 其一》是黄庭坚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我将进行详细的赏析:
诗中首先提到“万山不隔中秋月”,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山山相隔,中秋之夜的明月依然可以跨越千山万水,表达了思念之情的坚定和无尽。
接着提到“一雁能传寄远书”,这句话通过一只雁的形象,强调了书信的传递和沟通。雁代表了友情和思念之情的传递者,将作者的心意送到远方。
然后诗中提到“深密伽陀枯战笔”,伽陀是佛教经典的一部分,而“枯战笔”则意味着作者笔墨干涸。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作者因思念之情而难以静心写作,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真成相见问何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盼望,他希望能够早日与远方的朋友相见,询问他们的近况,显示了深厚的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庭坚写的《寄黄龙清老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 查看更多>>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