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hèng hóng zhōng xiān jū shí yī shǒu qí jiǔ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其九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襄 (chén xiāng)

我爱仙居好,惭无德政馨。
下车时问疾,治狱日空囹。
老吏贫归里,苍生馁在庭。
惟忧泽未至,岂敢渎邦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wǒ ài xiān jū hǎo , cán wú dé zhèng xīn 。
xià chē shí wèn jí , zhì yù rì kōng líng 。
lǎo lì pín guī lǐ , cāng shēng něi zài tíng 。
wéi yōu zé wèi zhì , qǐ gǎn dú bāng x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热爱仙居美好的风景,但我对于无法施行善政感到惭愧。
当我下车时询问民众的疾苦,却发现司法系统无所作为。
那位年迈的官员贫困地回到家乡,而百姓却在庭院中挨饿。
我唯一的忧虑是国家的恩泽还未到来,因此我不敢妄自施行刑法。

赏析:这首诗是陈襄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中的第九首,表现了作者对仙居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诗中融入了儒家的情怀和关怀民生的思考,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仙居山的深厚情感。他对仙居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以“我爱仙居好”开篇,表明了自己对这片山水的热爱之情。这种深切的感情也体现在对仙居山的美好和香积的描述中,描绘了一幅宜人的山水画卷。
其次,诗人关注了社会现实问题。他提到了下车时询问疾病和治狱的情景,反映了社会上的疾苦和不公。老吏贫归里,苍生馁在庭,道出了底层百姓的艰辛和贫困。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民生困苦的关切之情,显示了一位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担忧。他提到“惟忧泽未至,岂敢渎邦刑”,表明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安宁稳定,百姓能够幸福安康,因此他不愿冒险挑战国家的法律制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襄写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襄介绍:🔈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蒙阳等县。嘉佑二年(一○五七),入爲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爲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 查看更多>>

陈襄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