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hèng hóng zhōng xiān jū shí yī shǒu qí èr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襄 (chén xiāng)

我爱仙居好,安民去百奸。
诚心虽照物,政体昧循环。
喜有纲条立,惭无教令颁。
三年忧且病,王事岂能闲。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ǒ ài xiān jū hǎo , ān mín qù bǎi jiān 。
chéng xīn suī zhào wù , zhèng tǐ mèi xún huán 。
xǐ yǒu gāng tiáo lì , cán wú jiào lìng bān 。
sān nián yōu qiě bìng , wáng shì qǐ néng x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爱仙居,它美好无比,使人心安。为了消除百姓间的恶劣行为。
虽然我真诚地遵守道义,但政府体制却没有明晰的规则。
我为有明确纲要和条文而高兴,但为缺乏有效的教令而感到羞愧。
过去三年我一直忧心忡忡,还生了病,怎能闲下来处理国家大事呢?



总结:

诗人表达了对仙居的热爱,并希望通过安民除奸来实现社会的安宁。他诚心遵守道义,但却发现政府体制存在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则和教令。尽管他高兴有纲要和条文的存在,但也为缺乏教令而感到羞愧。诗人忧心忡忡,还生病了,无暇处理国家大事。整体上,诗中抒发了对社会和政府的忧虑与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陈襄对仙居的喜爱之情和对政治道德的担忧为主题。他表达了对仙居宜人环境的热爱,期望以此安抚百姓心情。然而,他也意识到政治的困境,诚心对物事的照顾却难以做到政体的良好运转。他称喜有纲条立,暗示他期盼社会能有良好的秩序和规章制度。然而,他自愧无法为民众设立明确的教令,对自身的无奈和责任感深感惭愧。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在政务繁忙之余的病痛困扰,让人体会到他对于王事繁重的感叹与思考。
标签: 思慕仙居、政治忧虑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襄写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襄介绍:🔈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蒙阳等县。嘉佑二年(一○五七),入爲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爲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 查看更多>>

陈襄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