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hèng hóng zhōng xiān jū shí yī shǒu qí sān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襄 (chén xiāng)

我爱仙居好,园池日退居。
驯禽来鹤鹤,野水进徐徐。
草树通樵采,桑麻有老锄。
犹言民未乐,更待寝刑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ǒ ài xiān jū hǎo , yuán chí rì tuì jū 。
xùn qín lái hè hè , yě shuǐ jìn xú xú 。
cǎo shù tōng qiáo cǎi , sāng má yǒu lǎo chú 。
yóu yán mín wèi lè , gèng dài qǐn xíng sh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爱仙居非常美好,园池日渐退居。
驯化的禽鸟都来了,有鹤和鹤鹤,野水也慢慢地流入。
草木通达着樵采的声音,桑麻上有老农的锄痕。
但依然说百姓还没有快乐,还要等待安宁时期的律法书。

全诗概述:诗人表达了对仙居的热爱和美好景色的描绘。园池日渐消退,似乎生活更加淳朴。驯养的禽鸟飞来,野水缓缓流入,自然环境宜人。草木繁茂,生机盎然,表明樵采农耕之事频繁。然而,诗人仍感觉民众未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还需等待治理安宁时期的来临。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句子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宜居生活和治理安宁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其三》是由陈襄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仙居景色的深厚喜爱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仙居的美景,用词简练而贴切。作者提到园池日渐收拾,暗示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驯禽来鹤鹤、野水进徐徐的描写,赋予了诗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草树通樵采,桑麻有老锄,这些细节描写着农村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田园生活。
而在诗的末句,作者提到“犹言民未乐,更待寝刑书”,表现出他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之情。作者希望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受苦刑之苦。这种关切与对仙居自然景色的喜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襄写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襄介绍:🔈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蒙阳等县。嘉佑二年(一○五七),入爲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爲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 查看更多>>

陈襄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