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tōng pàn jiǔ yuè wàng rì shǐ jiàn jú huā èr shǒu qí yī
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襄 (chén xiāng)

月满霜飞菊始华,幽丛冷落带烟斜。
篱边过却重阳酒,泽畔谁怜野草花。
湖学先生归解组,安州司户老居家。
皆因晚节无人用,陨涕临风为尔嗟。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yuè mǎn shuāng fēi jú shǐ huá , yōu cóng lěng luò dài yān xié 。
lí biān guò què chóng yáng jiǔ , zé pàn shuí lián yě cǎo huā 。
hú xué xiān shēng guī jiě zǔ , ān zhōu sī hù lǎo jū jiā 。
jiē yīn wǎn jié wú rén yòng , yǔn tì lín fēng wèi ěr jiē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月圆时,霜飞而菊花初开,幽深的丛林中冷清落寞,烟雾斜斜蔓延。
走过篱笆边,重阳的酒虽然美好,但湖畔的野草花儿谁来怜悯呢?
湖畔的学者早已归去,解组散文的心意尽在归家安居。
他们之所以黯然神伤,是因为晚年的节操无人赏识,泪水随风而落,为你而悲叹。

全诗写景描写较多,首两句以月圆、菊花初开、丛林冷落为主题;中间两句以重阳酒、湖畔野草花、湖学先生归去为主题;最后两句以晚节无人赏识、陨涕临风为主题,表达了古人晚年遗憾与无奈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陈襄的《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之一,表达了九月的秋意,以及菊花的盛开,同时也隐含了岁月流转和晚年之感。
首句“月满霜飞菊始华”,通过月圆和霜降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来临,同时“菊始华”暗示了菊花的绽放,为诗歌的主题打下基调。接着,诗人写道“幽丛冷落带烟斜”,这里的“幽丛”和“冷落”描绘出菊花的清寂和凋谢,烟斜则增添了一丝幽幽的意境。
第二句“篱边过却重阳酒”,通过提到“重阳酒”,诗人表现了时令与美食的结合,强调了诗中的秋天氛围。紧接着的“泽畔谁怜野草花”,则引出了对于草花的无人问津,暗示了岁月无情的流逝。
第三句“湖学先生归解组,安州司户老居家”,诗人以“湖学先生”和“安州司户”两个角色,反映出了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受到了岁月的影响,老去。最后一句“皆因晚节无人用,陨涕临风为尔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无人关怀的感叹和无奈,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伤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襄写的《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襄介绍:🔈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蒙阳等县。嘉佑二年(一○五七),入爲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爲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 查看更多>>

陈襄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