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shū fù yí jū dōng zhāi
和叔父移居东斋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过 (sū guò)

去乡三十年,梦寐犹西土。
厄穷未能归,谅亦君子固。
结庐箕颍间,绝意为霖雨。
聊清一室地,仅作跏趺处。
迩来又谢客,不待羹轹金。
西斋旧翳密,日宴窗先暮。
东轩得爽嵦,真作禅侣住。
陶潜采菊时,尚复有真趣。
公今观此心,湛然忘客主。
坐了一大缘,固已遗能所。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qù xiāng sān shí nián , mèng mèi yóu xī tǔ 。
è qióng wèi néng guī , liàng yì jūn zǐ gù 。
jié lú jī yǐng jiān , jué yì wèi lín yǔ 。
liáo qīng yī shì dì , jǐn zuò jiā fū chù 。
ěr lái yòu xiè kè , bù dài gēng lì jīn 。
xī zhāi jiù yì mì , rì yàn chuāng xiān mù 。
dōng xuān dé shuǎng ái , zhēn zuò chán lǚ zhù 。
táo qián cǎi jú shí , shàng fù yǒu zhēn qù 。
gōng jīn guān cǐ xīn , zhàn rán wàng kè zhǔ 。
zuò le yī dà yuán , gù yǐ yí néng suǒ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乡间居住了三十年,憧憬着西部的疆土。
困厄之境未能归去,但也理应像君子一样坚定。
我在箕颍之间建造茅屋,毫无牵挂地等待着绵绵不断的雨水。
只能满足于清净的一室之地,仅能坐着跏趺的姿势度日。
近来有人前来拜访,不需要珍馐美味作为回报。
在西斋的旧墙幕间,白天宴客时先看到窗外暮色降临。
东侧的小轩得到清爽的风景,真如是个居士住处。
仿佛是陶渊明采菊时候,仍能感受到真正的趣味。
现在的我看待这心境,波澜不惊地忘却了宾主之分。
坐拥着一份禅修的缘分,早已抛却了凡尘中的功利。
总结:这是一篇古文,描写了作者居住在乡村三十年的心境和生活态度。他不被困境所动摇,对于回归城市并没有强烈的欲望,宁愿舍弃繁华,安心在乡间隐居。在清净的茅屋中,静心等待雨水滋润大地。他坦然招待客人,不求丰盛的酒食款待,自有安然的生活乐趣。他观赏东轩的美景,将自己比作禅修的居士。就像陶渊明采菊时一样,仍能感受到真趣。他心境宁静,忘却了客主之分,拥有禅修的缘分,舍弃了世俗的功利追求。整篇文章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安于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和叔父移居东斋》由苏过创作,描述了作者长久离乡后重返故园,寄托对清静生活和禅意境界的向往。作者借叔父移居东斋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洞察。
首节写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乡愁随着长久的离乡而积淀,梦寐皆是西土的景象,让人感到久居他乡的艰难厄运,渴望回归。
接着叙述作者决定移居的想法,展现了作者作为君子的坚定决心。在陌生的土地上建庐,不被困境压倒,表现了作者坚定不移的品质和对自身信念的坚守。
第三、四节表现了离尘绝俗,追求宁静清净的意向。在箕颍间筑庐,意在远离繁杂,以雨水洗去尘埃,创造一方清静之地,跏趺处表现出舍弃物质追求内心安宁的态度。
接下来的节奏逐渐悠长,描述了移居后的生活情景。庐中有贵客相聚,却无谄媚奉承,不计物质世界的得失。表现出作者对真诚友谊和淡泊名利的追求。
后节以陶渊明的例子,表现出对清净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忘我境界。以陶潜为楷模,表明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标签:
思乡怀古、禅意生活、追求清静、友谊淡泊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过介绍:🔈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後,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爲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爲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爲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 查看更多>>

苏过的诗:

苏过的词:

相关诗词:

蕃来湖州连与叔骥和叔明父叔宝相从又从和叔获见先给事遗墨辄赋二首 其一 (fān lái hú zhōu lián yǔ shū jì hé shū míng fù shū bǎo xiāng cóng yòu cóng hé shū huò jiàn xiān gěi shì yí mò zhé fù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东南名胜白苹州,人物咸推故国刘。
往叹赋归何勇决,今观遗翰许风流。
远斋视我曾青眼,酒正今年成白头。
尚喜君家文墨事,到今三世未能休。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 (xià dì rì shū qíng jì shàng shū fù)

朝代:唐    作者: 司空曙

微才空觉滞京师,末学曾为叔父知。
雪里题诗偏见赏,林间饮酒独令随。
游客尽伤春色老,贫居还惜暮阴移。
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和奇父竹斋小池及游春五绝 其一 (hé qí fù zhú zhāi xiǎo chí jí yóu chūn wǔ jué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胡寅

虚斋要使暑天寒,移得扶疎惬静观。
不但好风生殿角,已应春笋鬭春阑。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 移竹植郡斋之东用怀庆朔堂韵 (zhuī hé fàn wén zhèng gōng pó yáng shī yí zhú zhí jùn zhāi zhī dōng yòng huái qìng shuò táng yùn)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手移修竹傍墙栽,老眼青青为竹开。
独坐书斋谁是伴,清风时作故人来。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别叔父录曹 (bié shū fù lù cáo)

朝代:宋    作者: 陈师道

为吏专文法,成家托弟昆。
三年如昨日,一笑更何言。
扶老须微禄,移官实至恩。
两疏元父子,何日复东辕。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和微之重感南唐事 (hé wēi zhī chóng gǎn nán táng shì)

朝代:宋    作者: 王安石

叔宝倾陈衍弊梁,可嗟曾不见兴亡。
斋祠父子终身费,酣咏君臣举国荒。
南狩皖山非故地,北师淮水失名王。
天移四海归真主,谁诱昏童肯用良。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蕃来湖州连与叔骥和叔明父叔宝相从又从和叔获见先给事遗墨辄赋二首 其二 (fān lái hú zhōu lián yǔ shū jì hé shū míng fù shū bǎo xiāng cóng yòu cóng hé shū huò jiàn xiān gěi shì yí mò zhé fù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邂逅忽成三癸亥,就中和也少三年。
诸公濯濯故如许,老我萧萧真足怜。
少住政当愁雪日,欲行翻是喜晴天。
东南故旧多离阔,犹喜丞能共此筵。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奉酬处士叔见示 (fèng chóu chǔ shì shū jiàn shì)

朝代:唐    作者: 韦应物

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
叔父亲降趾,壶觞携到门。
高斋乐宴罢,清夜道心存。
即此同疎氏,可以一忘言。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题无隠斋寄交代张真父舍人 (tí wú yǐn zhāi jì jiāo dài zhāng zhēn fù shè rén)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遥自不欺室,来居无隠斋。
事君均有犯,得郡两俱佳。
西蜀去何猛,东瓯归未谐。
清风数竿竹,时见故人怀。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二十七叔父书来说东都故居如昔 (èr shí qī shū fù shū lái shuō dōng dōu gù jū rú xī)

朝代:宋    作者: 晁公遡

吴蜀相望万里程,经年书到说都城。
御沟犹泛宫花出,春草还依辇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国,东南父老亦伤情。
郑公乡里闻如故,谁道胡儿解弛兵。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