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xīng shí liù shǒu qí yī èr
古兴十六首 其一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沈辽 (shěn liáo)

潇湘望秋月,清旷无风埃。
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
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
頫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xiāo xiāng wàng qiū yuè , qīng kuàng wú fēng āi 。
shuí zhī gù yuán yǐng , yì xiàng yì yí lái 。
shuǐ jì shuāi lǎo wēng , liàn yī dú pái huái 。
fǔ yǎng fāng zì shì , wèi shuí zhǐ xuán tā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潇湘望秋月,清旷无风尘。
谁知故园影,亦向远方而来。
水边站衰老翁,穿着单薄衣裳孤独徘徊。
低头仰望方自适,为了谁指引迷茫的起源。



总结:

诗人在潇湘江边仰望秋月,四周清幽无尘垢。然而,他意识到即使在远离故园的地方,故园的影子也会随着自己而来。一位衰老的人独自站在水边,身穿薄衣,孤独地徘徊。他低头仰望,试图为自己找到归属,追寻神秘的起源,却不知为了谁而追寻。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赏析::
这首古兴十六首之一二,以秋月潇湘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怀念故园、追溯历史的情感。诗中潇湘秋月宛如寄托诗人思乡之情,清朗的月光照耀下,呈现出宁静安详的画面。诗人以自然景象投射内心情感,将故园的影子隐约呈现在秋月之间,使诗歌充满了乡愁与怀古之情。
诗人运用了“潇湘望秋月”一句,描绘了月夜湖畔的宁静景象,与“清旷无风埃”形成对比,突显了月夜的宁静和幽寂。接着以“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将遥远的故园寄托在秋月之上,意味着故园的遥远和追溯。
随后以“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展现了独自徘徊的衰老翁,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对故园怀旧之情。最后两句“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宿命等深沉的思考。
标签:
写景、怀古、哲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沈辽写的《古兴十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沈辽介绍:🔈

沈辽(一○三二~一○八五),字叡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弟。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神宗熙宁初,爲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曾爲人书裙带,转辗爲神宗所见,以爲失去士大夫顾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爲民,流放永州(《按麈余话》卷一)。後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齐山,名曰云巢。元丰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叡达墓志铭》)。与从叔沈括、兄遘,合称沈氏三先生。所着有《云巢编》二十卷(今本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辽诗,现有六卷,共四百七十一首,另有四首有题无诗,颇多散佚。本诗集,以浙江省图书馆藏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云... 查看更多>>

沈辽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