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yuán zhōng suǒ yǒu shí shǒu qí wǔ
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蒲桃不禁冬,屈盘似无气。
春来乘盛阳,覆架青绫被。
龙髯乱无数,马乳垂至地。
初如早梅酸,晚作醲酪味。
谁能酿为酒,为尔架前醉。
满斗不与人,凉州几时致。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pú táo bù jīn dōng , qū pán sì wú qì 。
chūn lái chéng shèng yáng , fù jià qīng líng bèi 。
lóng rán luàn wú shù , mǎ rǔ chuí zhì dì 。
chū rú zǎo méi suān , wǎn zuò nóng lào wèi 。
shuí néng niàng wèi jiǔ , wèi ěr jià qián zuì 。
mǎn dòu bù yǔ rén , liáng zhōu jǐ shí zhì 。

动物

賦園中所有十首 其五

—— 蘇轍

蒲桃不禁冬,屈盤似無氣。
春來乘盛陽,覆架青綾被。
龍髯亂無數,馬乳垂至地。
初如早梅酸,晚作醲酪味。
誰能釀爲酒,爲爾架前醉。
滿斗不與人,凉州幾時致。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pú táo bù jīn dōng , qū pán sì wú qì 。
chūn lái chéng shèng yáng , fù jià qīng líng bèi 。
lóng rán luàn wú shù , mǎ rǔ chuí zhì dì 。
chū rú zǎo méi suān , wǎn zuò nóng lào wèi 。
shuí néng niàng wèi jiǔ , wèi ěr jià qián zuì 。
mǎn dòu bù yǔ rén , liáng zhōu jǐ shí zhì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蒲桃在冬天时不禁寒冷,枝干低垂似乎没有气息。春天来临时,蒲桃乘着盛阳,枝叶覆盖着青绫般的被子。龙髯乱繁多,像是无数根须一样;马乳(蒲桃果实)垂挂至地面。初时尝起来像早熟的梅子一样酸,晚熟时则有醲酪的味道。
谁能将蒲桃果实酿成美酒,让你在蒲桃树下尽情地醉倒?满满一斗的果实不与人分享,究竟要等到何时才能品尝到这美味佳酿于凉州?
总结:全文:诗人描写了蒲桃树的四季景象和其果实的美味,同时表达了对美酒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期待。全文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盼。

赏析::
这首古诗《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五》描绘了冬日里的蒲桃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凋零的蒲桃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季的寂寥和生命的沉寂。诗中以冬天的蒲桃树为背景,通过对其凋零和荒寂的描述,反衬出春日的盛景,表现出季节轮回和生命的循环。
首节以蒲桃冬日景象为开篇,诗人形容蒲桃树枝屈曲,显得无气,象征了冬天枯萎的景象。接着以盛阳、青绫被等描绘春天到来后的生机勃勃景象,对比冬天凄凉与春天生机,显现出季节交替的对比之美。
接下来以龙髯乱无数、马乳垂至地等形象,寓意了丰收的景象。将蒲桃与盛产的物产进行对比,突出了丰收带来的喜悦与生机。
最后以描述蒲桃的酸涩初如早梅,晚间转变为醲酪味,以及诗人对蒲桃的向往之情,谁能酿为酒,为尔架前醉。表现了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凸显了诗人的遐想,希望有朝一日能享受蒲桃酿制的美酒,暗示着对未来的憧憬。
标签: 描写自然景物、歌颂丰收喜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赋园中所有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