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 jī huái gǔ shí zhāng líng yáng zǐ míng
钓矶怀古十章 陵阳子明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杨杰 (yáng jié)

旋溪不杀真龙子,学道三年蹑太虚。
今古报恩人亦有,不知谁有腹中书。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xuán xī bù shā zhēn lóng zǐ , xué dào sān nián niè tài xū 。
jīn gǔ bào ēn rén yì yǒu , bù zhī shuí yǒu fù zhōng shū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旋溪并没有杀死真龙子,他学习道法已经三年,踏上了虚无的境地。
在古往今来都有人报答恩情,但不知道谁心中怀有一本隐秘的书籍。



总结:


诗中描述了一个人名为旋溪的学者,他并没有杀死真龙子,而是选择了修习道法,并且专心致志地踏上了虚无的修行之路,经过了三年的时间。诗人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有人以恩报恩,但是有一本关于这种报恩的书籍,却不知道在谁的心中隐藏着。整首诗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赏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赏析:这首诗《钓矶怀古十章 陵阳子明》表达了诗人杨杰对古代仙道传承和思考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旋溪不杀真龙子,学道三年蹑太虚”表现了一位虔诚的道士,他在旋溪的山谷中不杀真龙子,而是用三年的时间踏入了太虚之境,展现了修道的决心和毅力。
接着,诗人提到“今古报恩人亦有,不知谁有腹中书”,这句话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暗示,就像古代的道士一样,今天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普通人,他们怀揣着珍贵的智慧和知识,但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不知晓他们腹中的“书”,也就是内在的宝贵品质和智慧。
这首诗情感深沉,表现了对修道和智慧的尊敬,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普通人内在价值的思考。
标签: 咏志、思考、道德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杨杰写的《钓矶怀古十章 》系列:

本文作者杨杰介绍:🔈

杨杰,字次公,自号无爲子,无爲军(州治今安徽无爲)人。仁宗嘉佑四年(一○五九)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博士。哲宗元佑中爲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着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已佚。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知无爲军赵士㣓编次其诗文爲《无爲集》十五卷,其有关释老二家诗文另编别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今别集已散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杨杰诗,以宋赵士㣓无爲军刻《无爲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无爲子小集》(简称小集本),《宋百家诗存》所收《无爲集》,及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民国李之鼎校《宋人集》本(简... 查看更多>>

杨杰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