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yè hàn lín jiàn jì qí yī
次韵叶翰林见寄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程俱 (chéng jù)

雅望清班亦醉翁,暂令槐阁曳铃空。
更评他日归贤守,画诺何人称治中。
便合追锋来就日,已知投刃有成风。
贻书千里兼金意,俎豆常怜断尾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ǎ wàng qīng bān yì zuì wēng , zàn lìng huái gé yè líng kōng 。
gèng píng tā rì guī xián shǒu , huà nuò hé rén chēng zhì zhōng 。
biàn hé zhuī fēng lái jiù rì , yǐ zhī tóu rèn yǒu chéng fēng 。
yí shū qiān lǐ jiān jīn yì , zǔ dòu cháng lián duàn wěi xi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雅致高远,清雅风范,他也像个醉酒的隐士,曾经让槐阁的人摇铃空响。
更加评价起来,他将来必然是一位贤能的守臣,能够画地为牢,受人尊崇于朝中。
当务之急是追随他的锋芒,立刻行动,因为已经知道他的投刃有成风。
他送来的书信千里传送,兼带着珍贵的礼物,表达着金玉般的诚意,常常把豪杰断尾的形象牢记心中。
总结:全文:文中描述了一个雅致清高的人物,他像个醉翁般不拘泥于世俗,但又不失风范。他有着远大的抱负,被认为将来会成为一位贤能的守臣,备受朝中器重。人们应该紧随其后,因为他的行动已经显示了成功的迹象。他以诚意和礼物表达着自己的心意,同时也对英勇的豪杰心怀敬意。

《次韵叶翰林见寄 其一》这首诗是程俱的作品,它充满了文人雅趣和典雅之情。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雅望清班的翰林叶翰林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对叶翰林的景仰之情。首句“雅望清班亦醉翁”中,雅望清班可解读为指叶翰林的高尚品德和清廉风采,而“亦醉翁”则映衬出他的文人气质,好像是受到诗酒之情的熏陶。接着,诗人提到了“槐阁曳铃”,这里槐阁可能指的是叶翰林的书房,曳铃表示叶翰林正在忙于文学创作,抒发了他对学问的热爱。
第二句“更评他日归贤守,画诺何人称治中”,表达了诗人期待叶翰林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担任高官要职。其中“归贤守”指的是叶翰林归政府任职,展现了诗人对其政治潜力的肯定。而“画诺何人称治中”则表明叶翰林有着才能,可以为国家的政治事业作出贡献。
第三句“便合追锋来就日,已知投刃有成风”,表达了叶翰林的决心和能力,诗人认为他有追求进步的愿望,已经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最后一句“贻书千里兼金意,俎豆常怜断尾雄”,则显示了叶翰林的学识渊博和文学才情,他将书信和才华传播千里,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和赞誉。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程俱写的《次韵叶翰林见寄》系列:

本文作者程俱介绍:🔈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後寓吴。因叶梦得荐爲着作佐郎,未几出管勾岱岳观。宣和二年(一一二○),赐上舍上第。三年,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据临安,弃城退保华亭。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爲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五卷,擢中书舍人。二年,因言事爲言官论弃秀州事,罢职求举江州太平观。秦桧当政,诏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皆不赴。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小集》四十卷。事见宋程瑀《程公行状》(四... 查看更多>>

程俱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