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zhōng cì yè hàn lín yùn qí sān
山中次叶翰林韵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程俱 (chéng jù)

步寻芳草坐班荆,照眼林泉动客情。
安得长年专一壑,北窗高卧更何营。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bù xún fāng cǎo zuò bān jīng , zhào yǎn lín quán dòng kè qíng 。
ān dé cháng nián zhuān yī hè , bēi chuāng gāo wò gèng hé y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步行寻找芳草,坐在茂密的荆棘丛中,照看着眼前的林木和泉水,触动了游客的情感。
我想寻求一处静谧幽深的山谷,长年留恋在那里,专注于修炼修行。这样在北边的高窗户上安静地卧着,又有何需外界的纷扰呢?

这首古诗《山中次叶翰林韵 其三》由程俱创作,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宁静与恬淡生活。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以山中景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新生活的向往。首句描述了诗人步行于山中,寻找美丽的芳草,这种亲近自然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平和。其次,诗人提到“照眼林泉动客情”,暗示着自然景物的美丽让他的心情也因之而动情。
接下来的两句“安得长年专一壑,北窗高卧更何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长久地独享山野之宁静,远离尘世烦扰。北窗高卧的描写则强调了他对高处的居住环境的向往,高处能够让他更好地俯瞰山中美景,同时也有一种避世的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古诗以山中的自然景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远离尘世的向往之情。它属于写景抒怀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程俱写的《山中次叶翰林韵》系列:

本文作者程俱介绍:🔈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後寓吴。因叶梦得荐爲着作佐郎,未几出管勾岱岳观。宣和二年(一一二○),赐上舍上第。三年,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据临安,弃城退保华亭。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爲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五卷,擢中书舍人。二年,因言事爲言官论弃秀州事,罢职求举江州太平观。秦桧当政,诏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皆不赴。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小集》四十卷。事见宋程瑀《程公行状》(四... 查看更多>>

程俱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