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pú dà shòu shū huái shí shǒu qí èr
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印 (guō yìn)

时乱那能定,民生不自聊。
鬓霜秋冉冉,心斾日摇摇。
敢簉鵷鸿侣,空贻猿鹤嘲。
眼前谁可意,风月是清交。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shí luàn nà néng dìng , mín shēng bù zì liáo 。
bìn shuāng qiū rǎn rǎn , xīn pèi rì yáo yáo 。
gǎn zào yuān hóng lǚ , kōng yí yuán hè cháo 。
yǎn qián shuí kě yì , fēng yuè shì qīng jiā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时代混乱,难以安定,百姓的生活不得安宁。
鬓发像霜那样在秋风中逐渐变白,内心像飘摇的船在日复一日的动荡中不得宁静。
敢想招募像鵷鸿一样高飞的志士为伴,却只能空慨送给猿猴和鹤鸟的嘲笑。
眼前有谁能心仪,风月美景只能留给清雅的知交。
总结:这段文字表达了时局动荡,人民生活不得安宁的现状。作者形容自己的头发已如霜雪般白,内心感到不安稳定。他希望能招募志士一同飞扬,但现实却让他空慨地面对猿猴和鹤鸟的嘲笑。眼前难寻知音,只能享受清雅的风月之乐。

赏析:: 这首诗《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 其二》是郭印的创作,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民生的苦难。诗人通过“时乱那能定,民生不自聊”表达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的疾苦,这种不安定的时局让人心情沉重。
其次,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诗中的“鬓霜秋冉冉,心斾日摇摇”描绘了秋天鬓发如霜的景象,与内心的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接着,诗人提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诗中的“敢簉鵷鸿侣,空贻猿鹤嘲”表达了诗人愿意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时光,而不是空虚地追求虚荣和享乐。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纯粹的友情和自然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眼前谁可意,风月是清交”来总结:,强调了对眼前的清幽和自然景色的珍视。这句话传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认为清静的自然风光是最宝贵的交往。
标签: 抒情、写景、友情、自然、生活态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印写的《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郭印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後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後即退老於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於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郭印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