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liú gòng fù hé hán kāng gōng yì qí dì chí guó èr shǒu qí èr
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爱君忧世老弥深,特操要须得失临。
晚岁飞腾推有德,故乡安稳信无心。
小邦近似西山隠,元气终当北斗斟。
圣主方求三世旧,老臣何止一遗簪。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ài jūn yōu shì lǎo mí shēn , tè cāo yào xū dé shī lín 。
wǎn suì fēi téng tuī yǒu dé , gù xiāng ān wěn xìn wú xīn 。
xiǎo bāng jìn sì xī shān yǐn , yuán qì zhōng dāng běi dòu zhēn 。
shèng zhǔ fāng qiú sān shì jiù , lǎo chén hé zhǐ yī yí z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爱君忧国忧世,已经深沉,特别要谨慎处理得失之事。晚年时,表现出优秀的才德,坚信故乡将安定无忧。虽然身处小国,却像隐居在西山一样,但终有一天将会在北斗星下辉映。君主期望能恢复三世之前的辉煌,而老臣更不止一人在为国家忠诚贡献,就像遗留下来的珍贵玉簪一样。
全文

总结: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与关心,提出了要谨慎处理得失之事,展望晚年能展现出德行才能,相信故乡将安稳无忧,最终期待国家能恢复昔日荣光,同时也强调老臣的忠诚奉献,与王朝息息相关。

《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二首 其二》这首诗是苏辙的作品,属于抒情诗。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和家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反思。
诗中第一句“爱君忧世老弥深”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他不仅爱他的朋友,还为他担忧,尤其是在世事变迁中。这种友情是经过岁月洗礼的,更加坚固。
接下来的几句“特操要须得失临”和“晚岁飞腾推有德”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有才德,应该在特定的时刻发挥自己的才能,有所作为。
第二段提到“小邦近似西山隐”,这里可能指的是友人的家乡,与西山相似,意味着它也是一个宁静幽雅的地方。但接下来的一句“元气终当北斗斟”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更高的期望,认为他会在社会中崭露头角。
最后一段“圣主方求三世旧,老臣何止一遗簪”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政治的关切,希望圣主能够寻找并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让他们被遗忘。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