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lǐ gōng cháo zhù zuò jiàn zèng èr shǒu qí yī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远客徒为尔,江边有故丘。
汀洲信广大,鳬雁任漂浮。
好事时携酒,归心久倦游。
还乡定衰老,朋友肯相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yuǎn kè tú wèi ěr , jiāng biān yǒu gù qiū 。
tīng zhōu xìn guǎng dà , fú yàn rèn piāo fú 。
hǎo shì shí xié jiǔ , guī xīn jiǔ juàn yóu 。
huán xiāng dìng shuāi lǎo , péng yǒu kěn xiāng shō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远方的旅人啊,你百般劳苦只为了你而来,江边有座古老的丘陵。
汀洲的广阔却令人信服,鸬鹚和雁鸭随意飘浮。
欢乐的时光,带上美酒,但内心早已疲倦于漂泊的生涯。
归乡后固然会步入衰老,可知道朋友们是否愿意接纳你呢。



总结:

诗人描绘了一个远游归乡的旅人,他在旅途中领略了江边的广袤景色,感叹汀洲的壮丽,但也忧心归心久倦。虽然他在归乡后会变得衰老,但他期待着朋友们的热情接纳。这首诗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归乡后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的《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其一》,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怀念故土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以“远客徒为尔”一句开篇,表明了自己是一位远游他乡的客人,此行是为了探访故人李公朝。接着诗中提到了“江边有故丘”,这个故丘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者故人的安葬之地,这个地方对诗人来说充满了回忆和感情。
诗中的“汀洲信广大,鳬雁任漂浮”描绘了汀洲的广阔景色,以及天空中飞翔的鸬鹚和雁鸭,这些自然景物和动物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眷恋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好事时携酒,归心久倦游”,表现了诗人虽然游历外地,但心灵却一直牵挂着家乡。最后两句“还乡定衰老,朋友肯相收”,表达了诗人对回到家乡,与朋友团聚的渴望,以及希望朋友们能够欢迎他的情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期盼,充满了深刻的感情。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