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ng niú
病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纲 (lǐ gāng)

耕犂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衆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gēng lí qiān mǔ shí qiān xiāng , lì jìn jīn pí shuí fù shāng 。
dàn yuàn zhòng shēng jiē dé bǎo , bù cí léi bìng wò cán yáng 。

古诗三百首 咏物 动物 言志 爱国

病牛

—— 李綱

耕犂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願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gēng lí qiān mǔ shí qiān xiāng , lì jìn jīn pí shuí fù shāng 。
dàn yuàn zhòng shēng jiē dé bǎo , bù cí léi bìng wò cán yá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注释:
①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实:充实,满。 箱:装粮的容器。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
②复:又,再。伤:哀怜,同情。
③但得:只要能让。
④众生:大众百姓。
⑤不辞:不推辞。
⑥羸(léi)病:瘦弱有病。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赏析:

  诗首句言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不言牛“病”,又字字含“病”意,年复一年,力耕千亩,获实千箱,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责问语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三四句以牛的口气作答,将牛人格化,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此诗中的牛,亦是诗人自喻。李纲官至宰相,他为官清正,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但为投降派奸佞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次年又“移澧浦”,内心极为愤抑不平。因此,作《病牛》诗以自慰、自白。

  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传诵。

  在中国诗歌史上,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吟咏鸱鸮的诗作之后,吟咏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的咏物诗可谓层出不穷。在浩如烟海的咏物诗中有不少格调颇高、艺术精湛、韵味无穷的佳作。李纲的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这里,我们不谈此诗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也不说此诗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只是想欣赏一下其“离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艺术。司空图《诗品·形容》认为,诗人“形容”(指描摹客观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于“形容”者:“离形得似,庶几斯人”。李纲正是精于“形容”者,其《病牛》诗达到了“离形得似”,也即不拘于描写对象的外形外貌相似,而求得描写对象精神相似的境界。作者吟咏病牛,笔墨重点不在绘其形,而在传其神。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创作背景:

  建炎二年(公元1128),李纲为相七十日,罢相流放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四年后,太学生陈东等向朝廷上书请命,要求让李纲官复原职,事情失败,陈东也因此被杀,这时的李纲处境更加艰险。这首诗写于绍兴二年(公元1132),是他谪居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纲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复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後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 查看更多>>

李纲的诗:

李纲的词:

相关诗词:

大热见田中病牛 (dà rè jiàn tián zhōng bìng niú)

朝代:宋    作者: 文同

壠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槁头角垂。
两鼻谽谺只自喘,四蹄屴岌曾不皮。
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
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抒情 咏物

放牛 (fàng niú)

朝代:唐    作者: 义存

早朝放牛承露草,直至日昼干饱好。
牛饱更无思食念,牛儿无事唱牛歌。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金刚随机无尽颂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其六 (jīn gāng suí jī wú jìn sòng wú wéi fú shèng fēn dì shí yī qí liù)

朝代:宋    作者: 释印肃

诸缘眼病花,长安几万家。
露地白牛稳,休夸鹿牛车。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牧牛儿 (mù niú ér)

朝代:宋    作者: 张载

牧牛儿,放牛莫放涧水西,涧水流急牛苦饥。
放牛莫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懒。
随牛莫着鞭,几年力作无荒田。
雨调风顺租税了,儿但放牛相对眠。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放牛

病中杂兴 其七 (bìng zhōng zá xīng qí qī)

朝代:宋    作者: 高登

病损腰围减未休,二毛垂领飒先秋。
梦中那复化为蝶,林下不妨问鬬牛。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抒情 哲思

牧牛儿 (mù niú ér)

朝代:宋    作者: 吕本中

牧牛儿,放牛莫放涧水西,涧水流急牛苦饥。
放牛只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嬾。
儿嬾随牛莫着鞭,几年力作无荒田。
雨调风顺租税了,儿但放牛相对眠。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其一 (bìng qǐ jīng jiāng tíng jí shì shí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感慨 怀念

牛角歌 (niú jiǎo gē)

朝代:宋    作者: 陈辅

牛角歌,牛角歌,日暮寒云满碧陂。
骑牛下山归曲阿,湖烟湿我蓑。
牛角歌,牛角歌,浩浩者水鱼弗过。
夷吾向说不我和,呜呼夷吾奈若何。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题骑牛图 (tí qí niú tú)

朝代:宋    作者: 吴儆

汗血声利场,举世循一轨。
霜风老觳觫,松路石齿齿。
牛瘦仆夫疲,累累山谷里。
两翁非病狂,顾独不取彼。
牛背有佳处,未可语俗子。
夷齐向千载,凛凛有生气。
试问齐景公,乌用马千驷。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鼷鼠操 (xī shǔ cāo)

朝代:宋    作者: 王令

鼷鼠鼷鼠,实食其牛,牛则不知。
彼牛彼牛,既卜以郊,伤则免之。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