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dé yán qīn dǔ luò jiā guān yīn xiāng suì yī suǒ jiàn huì huà cháo xī yán fèng qiě qiú zàn yǔ jìng tí qí páng
郑德言亲睹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郑清之 (zhèng qīng zhī)

具足圆通性,一念本昭彻。
佛我与信心,是三无差别。
凡人未见圣,如渴以河说。
佛身忽现前,如水印秋月。
心精自开遮,见根匪优劣。
念中有大士,珠璎百宝结。
补陀洛伽相,在在犹日揭。
是名为正观,倒想作奇绝。
稽首圆通尊,兹念无起灭。
非相亦非念,不盈复不阙。
唯然观自在,无眼耳鼻舌。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jù zú yuán tōng xìng , yī niàn běn zhāo chè 。
fó wǒ yǔ xìn xīn , shì sān wú chā bié 。
fán rén wèi jiàn shèng , rú kě yǐ hé shuō 。
fó shēn hū xiàn qián , rú shuǐ yìn qiū yuè 。
xīn jīng zì kāi zhē , jiàn gēn fěi yōu liè 。
niàn zhōng yǒu dà shì , zhū yīng bǎi bǎo jié 。
bǔ tuó luò jiā xiāng , zài zài yóu rì jiē 。
shì míng wèi zhèng guān , dǎo xiǎng zuò qí jué 。
qǐ shǒu yuán tōng zūn , zī niàn wú qǐ miè 。
fēi xiāng yì fēi niàn , bù yíng fù bù quē 。
wéi rán guān zì zài , wú yǎn ěr bí shé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具足圆通性,一念本昭彻。
佛我与信心,是三无差别。
凡人未见圣,如渴以河说。
佛身忽现前,如水印秋月。
心精自开遮,见根匪优劣。
念中有大士,珠璎百宝结。
补陀洛伽相,在在犹日揭。
是名为正观,倒想作奇绝。
稽首圆通尊,兹念无起灭。
非相亦非念,不盈复不阙。
唯然观自在,无眼耳鼻舌。
这首诗表达了佛法的核心思想,强调了一念本明悟的圆通性。无论是佛、我、还是信心,在这种观念下都没有差别。凡人若未得见圣者,就像口渴时渴望一条河水般渴望觉悟。佛陀的存在就像水中的月亮印记般出现,意指佛性并非遥不可及。修持时心境纯净,能超越优劣的见解,内心珍贵的法宝如珠璎一般结聚。诗中还提到补陀洛伽相,指的是观察一切现象,发现它们都是空幻不实,正确认知时才不会被奇绝的错误想法所困扰。最后,要顶礼尊贵的圆通觉者,将一念坚持在无起灭的境界,不被相和念所局限。唯然观自在,意味着无须眼、耳、鼻、舌等器官的感官限制,观照自性的真实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强调了正确认知和觉悟对于开启圆通性的重要性。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郑清之介绍:🔈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佑七年(一二四七),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佑四明志》卷五、《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 查看更多>>

郑清之的诗:

郑清之的词:

相关诗词:

苏文忠罗汉偈帖赞 (sū wén zhōng luó hàn jì tiē zàn)

朝代:宋    作者: 岳珂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
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只园夙亲近。
会发宏愿深,现此广长舌。
于後像法世,赞叹说偈言。
笔力涵虚空,三昧出胸臆。
撞开痴愚网,透出大千界。
我昔睹殊胜,会闻诸佛说。
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
偈语复云何,能离音声见。
今当解佛意,一切有为法。
非偈亦非赞,应作如此观。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涟水观音像赞 (lián shuǐ guān yīn xiàng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
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
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
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
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
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
见闻既不能分隔,清浄宝觉自圆融。
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
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
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
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
稽首对现妙色身,徧一切处如虚空。
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
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
一切衆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
唯佛子因心清浄,如水澄澈月清亮。
借於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
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
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
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
愿持此大解脱门,施衆生作无所畏。
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 (táng wǔ shì xiǎng xiān miào yuè zhāng)

朝代:唐    作者: 武则天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羣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郊庙歌辞 武后崇先庙乐章 (jiāo miào gē cí wǔ hòu chóng xiān miào yuè zhāng)

朝代:唐    作者: 不详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羣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绣观音赞 (xiù guān yīn zàn)

朝代:宋    作者: 李纲

观音妙智力,无刹不现身。
出自鍼缕间,神通亦如是。
光华五采备,成此六铢衣。
云髻冰雪衣,宝冠璎珞饰。
荘严行道相,步步妙莲花。
慈眼视衆生,睟然见于色。
愿言瞻敬者,回顾逍遥人。
系缚本来无,何往非自在。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予尝有雪景一绝为人所讽吟段赞善小笔精微忽为图画以诗谢之 (yǔ cháng yǒu xuě jǐng yī jué wèi rén suǒ fěng yín duàn zàn shàn xiǎo bǐ jīng wēi hū wèi tú huà yǐ shī xiè zhī)

朝代:唐    作者: 郑谷

赞善贤相後,家藏名画多。
留心於绘素,得事在烟波。
属兴同吟咏,成功更琢磨。
爱予风雪句,幽绝写渔蓑。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涟水观音画像赞 (lián shuǐ guān yīn huà xiàng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稽首浄圣甘露门,无量胜身徧沙界。
应诸衆生心所求,譬如春色花万卉。
西方肃杀忧愁地,故住宝陀落伽山。
此方教体在音闻,故称名者得解脱。
一切衆生杀心盛,痴暗不见不发心。
故现鹰巢蚌蛤中,亦作画师画其像。
菩萨岂有种种心,皆其悲愿力如是。
何人毫端寄逸想,幻出百福庄严身。
屹然欲动千光集,譬如将回紫金山。
了然欲瞬衆生好,譬如欲坼青莲花。
蛮奴水王来献诚,想见细雨天花落。
衆生五浊热恼中,色欲爱见所熏炙。
忽然覩此宝月相,一切毛孔皆清浄。
成此不思议功德,皆因上人心所献。
愿我早熏知见香,愿我常披慈忍服。
愿魔障山速崩裂,愿大智慧常现前。
心精遗闻证圆通,自然静极光通达。
我当定如观世音,一切衆生愿如我。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观音赞 其二 (guān yīn zà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可湘

声色海中,随波发现。
驾一叶之优昙,开普门之方便。
洛伽山,慈悲岸,无十万亿国之远。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观世音赞六首 其二 (guān shì yīn zàn liù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黄庭坚

自心海岸孤绝处,戒定慧香补陀伽。
观身实相浄圣果,自度衆生大悲愿。
一一浮沤镜本空,八万四千垂手处。
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画观世音赞 (huà guān shì yīn zàn)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见呻吟,我砭我针。
人有此心,即观世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