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yùn hé yì fū jí shì wǔ shǒu qí sì
依韵和毅夫即事五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陆佃 (lù diàn)

十年京洛从宸游,得郡终难绕指柔。
庐舍昔希三肯顾,亭台今负四宜休。
何人正在芙蓉岛,有客空吟杜若洲。
为问西街孔君子,设监那得似诸侯。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shí nián jīng luò cóng chén yóu , dé jùn zhōng nán rào zhǐ róu 。
lú shè xī xī sān kěn gù , tíng tái jīn fù sì yí xiū 。
hé rén zhèng zài fú róng dǎo , yǒu kè kōng yín dù ruò zhōu 。
wèi wèn xī jiē kǒng jūn zǐ , shè jiān nà dé sì zhū h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十年在京洛之间往返游玩,虽然得到诸侯的郡地,但依然难以绕指柔(柔指的意思可能是依恋之意)。曾经的庐舍显得比如今希望三分,如今的亭台却要负担四倍的担子,似乎应该休息了。有人正在芙蓉岛上,也有客人空着手吟咏在杜若洲。我不禁问起西街上的孔君子,他们设立监察之制,岂能比得上诸侯呢?
全文大致描述了游历京洛十年的经历,得到郡地却难以割舍,以及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之情。同时,也描绘了人物在不同地点的景象和心境。

《依韵和毅夫即事五首 其四》是陆佃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主题似乎是描述了诗人十年间在京洛的经历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庐舍和亭台的情感变迁,以及对那些名士和诸侯的羡慕之情。
首先,诗人提到了他在京洛度过的十年,这段时间似乎充满了坎坷和挫折,因为他用“绕指柔”来形容这段经历,意味着十年的时光并不容易度过。接着,诗中提到了庐舍和亭台,这些地方似乎曾经对诗人有特殊的意义,但现在他却感到不再适合,带有一种失望和归隐的情感。
然后,诗人提到了芙蓉岛和杜若洲,这些地方似乎与他的当下境遇有所联系,也许是他的归宿之地。最后,诗人提到了西街的孔君子和诸侯,暗示他对名士和高官的向往,但却感到自己与之相比有所不及。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心境起伏,反映了他在生活和事业上的变迁和挣扎。这首诗可以标签为抒情、感慨、人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陆佃写的《依韵和毅夫即事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陆佃介绍:🔈

陆佃(一○四二~一一○二),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授蔡州推官。初置五路学,选爲郓州教授。召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立,迁吏部侍郎,徙礼部。以龙图阁待制知颍州,徙知邓州。元佑七年(一○九二),知江宁府(《景定建康志》卷一三)。绍圣初知泰州,改海州,移蔡州。徽宗即位,召爲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宋史·宰辅表》三)。崇宁元年,出知亳州(《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数月卒,年六十一。赠太师、楚国公(《渭南文集》卷三四《陆郎中墓志铭》)。有《陶山集》二十卷(... 查看更多>>

陆佃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