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o shān sān yǒng wèn dào shì
药山三咏 问道室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纲 (lǐ gāng)

骨相崭岩心已安,松林谈道不胜寒。
习之不会髙人意,便作天云瓶水看。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gǔ xiāng zhǎn yán xīn yǐ ān , sōng lín tán dào bù shèng hán 。
xí zhī bú huì gāo rén yì , biàn zuò tiān yún píng shuǐ kà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山峰崎岖,岩心坚固,我已经安顿好了。在这松林中谈论道理,却感到寒意袭人。
虽然学习其中,但仍未能得到高人的赞许,于是我只好将自己的所见所学比喻为天上的云瓶里的水,默默地观察着。
总结: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人在山峰之上安顿下来,沉思在松林中谈论道理。尽管他勤学苦练,但却未能获得高人的认可。因此,他只能自我安慰,将自己的学识比喻为天上的云瓶中的水,默默地观察等待时机。全文表达了人在学习与修行过程中的坚持与自省。

赏析::
这首古诗描述了药山上的问道室,通过自然景物和道家意象展示了诗人对道的探寻与领悟之心境。首两句描绘了药山的景色,"骨相崭岩心已安"表现了嶙峋的山石形态,意喻道的坚定和深邃;"松林谈道不胜寒"则以松林之冷寒衬托了探求道的艰难困苦。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道的学习态度,"习之不会髙人意"说明学习道不容易,"便作天云瓶水看"用天云瓶水比喻学道如瓶中之水,心存敬畏和观照,展现了对道的虔诚向往和奉献。
标签: 描景, 修行, 意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纲写的《药山三咏 》系列:

本文作者李纲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复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後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 查看更多>>

李纲的诗:

李纲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