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é shì yuàn duān wǔ tiě zi èr shí qī shǒu huáng dì gé liù shǒu qí liù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皇帝阁六首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汴上初无招屈亭,沅湘近在国南垧。
太官漫解供新糭,谏列犹应记独醒。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biàn shàng chū wú zhāo qū tíng , yuán xiāng jìn zài guó nán shǎng 。
tài guān màn jiě gòng xīn zòng , jiàn liè yóu yìng jì dú xǐ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汴州初建无招屈亭,沅江湘江近在国境南边。
太官(指宫中的粮仓)宽裕地提供着新的谷米,而谏官们的忠言依然应该被铭记和唤醒。



总结:

这首古文描述了汴州(古代称为汴京,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建设初期,沅江和湘江这两条重要的水道靠近国境的南边。同时,宫中的粮仓供应充足,但即便如此,谏官们仍应坚持忠言递上,唤醒人们警醒之心。诗意呼唤着对忠诚和良知的重视。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创作的《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皇帝阁六首 其六》中的一篇。全诗写了一位官员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担任职务时的心境和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了"汴上初无招屈亭",这里汴上指的是汴京,即汴京初无招屈亭。这句话可能意指官员在担任职务初期,还未感到职责的重担和困扰,心情宁静。接着,"沅湘近在国南垧",沅湘指的是湖南一带,表示湖南在国家的南部,这句话暗示了官员距离家乡很近,可以时常回家探望亲人。
接下来,"太官漫解供新糭",太官指的是宫廷,漫解供新糭意味着宫廷的酒食很丰盛,新糭是端午节的食品之一。这句话可能在描述官员在朝廷中享受到了美食的待遇,与政治事务有所解脱。最后,"谏列犹应记独醒",谏列指的是上书谏言,这句话表明官员仍然保持警醒,对政事有所记挂,不会因为宴乐而忘记自己的职责。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写景和抒发情感为主,展现了官员在宫廷中的生活状态,既有享受,也有责任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皇帝阁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