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 xiān shū sān shǒu qí sān
徐僊书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师道 (chén shī dào)

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
诗着海山书落爪,向来那免世人疑。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jīn huá mù yáng xiǎo jiā zǐ , xī zhēn rǎng táo hé dài ér 。
shī zhe hǎi shān shū luò zhuǎ , xiàng lái nà miǎn shì rén yí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金华是一个牧羊的贫苦人家,西真攘桃,是指西方真人摘取了桃子,何代儿是代指桃花源中的后代人。
诗人在海山上写下了自己的诗篇,墨迹尚未干透,就被野兽的爪子弄脏了,这种情况在过去常常发生。但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种事情。
总结:全文:这首诗描写了金华牧羊家的一位诗人在海山上写下诗篇后,遭到野兽破坏的情景。虽然遇到这种情况在古代是常有的事,但这位诗人相信后人也不会怀疑他的诗篇的真实性。

这首古诗《徐僊书三首 其三》是由陈师道创作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徐僊的赞美和仰慕之情。首先,诗中提到“金华牧羊小家子”,金华指的是徐僊的出生地,诗人以此来描绘他的出身,突出了徐僊的质朴与纯真。接着,诗中提到“诗着海山书落爪”,这句话表现出徐僊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他的诗歌如爪牙般紧紧攀附在大自然的山海之间,表现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最后,诗句“向来那免世人疑”强调了徐僊诗才的真实性和纯粹性,他的作品不受世俗的疑虑和质疑,展现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文学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师道写的《徐僊书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师道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後山居士,学者称後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佑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托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後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 查看更多>>

陈师道的诗:

陈师道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