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 shān lǎo rú yú zhì níng qiú zhuō ān shī wèi fù zhī
萧山老儒余志宁求拙庵诗为赋之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郑刚中 (zhèng gāng zhōng)

纸窗竹屋闭幽深,古木檐头对好阴。
大巧家风祗如此,世人何苦用机心。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zhǐ chuāng zhú wū bì yōu shēn , gǔ mù yán tóu duì hǎo yīn 。
dà qiǎo jiā fēng zhī rú cǐ , shì rén hé kǔ yòng jī x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纸窗竹屋关得幽深,古老的木檐在顶上遮住了充足的阴凉。
大巧家风只是如此,世人何必费心机。

总结:

诗人描绘了一幢简朴的竹屋,纸窗闭合着,使得室内显得幽静隐蔽。古老的木檐为屋顶提供了丰富的阴凉。诗人借此景象来反思人们在追求高深技艺和繁琐计谋时,是否真的有必要。诗意呼吁人们保持家风纯朴简单,摒弃过于复杂的计谋,不要刻意追求巧妙的手段。

赏析:这首诗《萧山老儒余志宁求拙庵诗为赋之》写了一位老儒余志宁,他在一间纸窗竹屋中过着幽深的生活,屋子被古木环绕,檐头挡住了强烈的阳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人以极简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淡泊清幽、宁静致远的境界。通过描写余志宁的生活环境,反映出他的精神风貌。诗中提到“大巧家风祗如此”,意味着余志宁并没有过多地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他的生活简朴、恬静,却正是他追求的境界。
最后两句“世人何苦用机心”,表达了诗人对世人追求功名利禄、机心用计的质疑。诗人认为,像余志宁这样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而世人纷纷追逐物质和虚荣,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深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郑刚中介绍:🔈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复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 查看更多>>

郑刚中的诗:

郑刚中的词:

相关诗词:

登普宁寺岁寒庵面江山之胜令人欲赋而长老因公出诗集相示作此诗谢之 (dēng pǔ níng sì suì hán ān miàn jiāng shān zhī shèng lìng rén yù fù ér zhǎng lǎo yīn gōng chū shī jí xiāng shì zuò cǐ shī xiè zhī)

朝代:宋    作者: 毛滂

此老诸缘薄,诗情忽漫深。
敲门移稳字,弹指得真心。
松竹藏幽讨,溪山助苦吟。
解鞍聊为赋,去不负登临。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自赞 (zì zàn)

朝代:宋    作者: 孟珙

老拙爱游戏,忙里放痴憨。
正当恁麽持,无处见无庵。
混沌庵之基,大朴庵之梁。
大始庵之柱,大极庵之枋。
西仪庵之户,三才庵之房。
四象庵之壁,八卦庵之窗。
白云庵之顶,清风庵之墙。
谁人运斤斧,大匠曰羲黄。
明月为伴侣,万古共如常。
欲知我富贵,秋水接天长。
水云不到处,一片玉壶光。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伏读时中胡公墓志辄用澹庵省斋铭诗之韵从仲威昆仲求本 (fú dú shí zhōng hú gōng mù zhì zhé yòng dàn ān shěng zhāi míng shī zhī yùn cóng zhòng wēi kūn zhòng qiú běn)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千年廉蔺凛犹寒,岂似乞人夸豆箪。
经病汉儒颛学癖,义求秦火未烧残。
名章可愧功言立,门户在君兄弟难。
至宝独完元自贵,用轻宁事雀空弹。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印老索钝庵诗 (yìn lǎo suǒ dùn ān shī)

朝代:宋    作者: 陈与义

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
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
戏谈邓州禅,分食天宁麦。
竹风亦喜我,萧瑟至日夕。
出家丈夫事,轩裳本儿剧。
愿香惊余烟,世故感陈迹。
固应师未钝,使我不安席。
时求一滴水,为洗三生石。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奉和删修郎中舅达庵 (fèng hé shān xiū láng zhōng jiù dá ān)

朝代:宋    作者: 苏泂

分明日用不难知,邂逅庵成一赋诗。
身在山林志廊庙,从来此士得圆机。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题君佐寓翁庵 (tí jūn zuǒ yù wēng ān)

朝代:宋    作者: 韦骧

人生扰扰无非寓,以寓名庵深得趣。
寓翁之庵年月多,一日持文索诗句。
乃知主意不在诗,欲以斯言昭未悟。
吾侪又赋寓翁庵,附赘悬疣聊复赋。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看先叔祖青松居士仓使诗 (kàn xiān shū zǔ qīng sōng jū shì cāng shǐ shī)

朝代:宋    作者: 俞桂

儒冠每笑拙身谋,春日因何桂玉留。
南浦未思芳草恨,西湖正为落梅愁。
四灵去矣今如在,诸老萧然事已休。
衣鉢青松谁继续,家鸡还复可搜求。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林复之求僧陈君举为写山谷与俞清老诗而和之次韵 (lín fù zhī qiú sēng chén jūn jǔ wèi xiě shān gǔ yǔ yú qīng lǎo shī ér hé zhī cì yùn)

朝代:宋    作者: 楼钥

归墨气何锐,为儒意何阑。
劝沮皆不可,要惟心所安。
何必收澄观,强欲加巾冠。
余看饮光衣,以次传阿难。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珪首座求赞 (guī shǒu zuò qiú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清远

如珪如璋,惟子非我。
且陋且拙,在余是可。
子今传余,拙则成奇。
物感神会,形动心随。
凝云不飞,寒月下映。
孰谓之凡,孰谓之圣。
余犹尔也,奇拙同贯。
嘻嘻期文,大朴未散。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托宿方山余庵 (tuō sù fāng shān yú ān)

朝代:宋    作者: 邵棠

世上飞尘不到山,萧萧佛屋两三间。
老僧饱玩松花月,春去春来意自闲。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