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ng lú shān sān shǒu qí yī
想庐山三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韦骧 (wéi xiāng)

昔年曾遇九江秋,引睇庐山不及游。
行役今朝垂欲到,无端牵制又回輈。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xī nián céng yù jiǔ jiāng qiū , yǐn dì lú shān bù jí yóu 。
xíng yì jīn zhāo chuí yù dào , wú duān qiān zhì yòu huí zhō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昔年我曾经在九江度过了一个秋天,一直以为引领着目光登临庐山,却未曾有机会亲自游览。如今行程将至今朝,期盼已久地要前往,却无端受到了牵制,又不得不回转舟车。

赏析:这首诗是韦骧的《想庐山三首》之一,表达了诗人怀念庐山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行程,以及无法如愿前往庐山的遭遇,来抒发对庐山的思念之情。
诗人首先提到了过去曾在九江秋天的时候,有机会欣赏庐山的美景,但却未能实现游览的愿望。这句表达了诗人早已怀念庐山的情感,将其与美景联系在一起。
接着,诗人转向了当下,描述了自己今天的行程,垂欲前往庐山,却又因种种原因受到阻碍,使他无法顺利前往。这里的"牵制又回輈"表现出一种不得志、受阻碍的沮丧之情,增强了诗中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透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将庐山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对美景的向往和无奈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主题之一,即"有心无力",表现出人生中诸多遗憾和无法如愿的经历。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韦骧写的《想庐山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韦骧介绍:🔈

韦骧(一○三三~一一○五),原名让,字子骏,世居衢州,父徙钱塘(今浙江杭州)。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调睦州寿县尉,以母丧不赴。服阕後官兴国军司理参军,历知婺州武义县、袁州萍乡县、通州海门县,通判滁州、楚州。入爲少府监主簿。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擢利州路转运判官,移福建路。元佑七年,召爲主客郎中(《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七七)。久之,出爲夔州路提点刑狱,知明州。晚年提举杭州洞霄宫。徽宗崇宁四年卒,年七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赋二十卷,今存《钱塘集》有缺佚。《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有传。 韦骧诗,以清丁丙嘉惠堂刊瓶花斋吴氏影写宋乾道本《钱塘韦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 查看更多>>

韦骧的诗:

韦骧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