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zhōu shǒu xǔ sì zhè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泰州守许寺正挽词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周必大 (zhōu bì dà)

昔在西京日,名臣数次公。
人歌廷尉德,帝念颍川功。
出处君何异,修良誉亦同。
谁提班固笔,千古绍高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xī zài xī jīng rì , míng chén shuò cì gōng 。
rén gē tíng wèi dé , dì niàn yǐng chuān gōng 。
chū chù jūn hé yì , xiū liáng yù yì tóng 。
shuí tí bān gù bǐ , qiān gǔ shào gāo f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昔日在西京的时候,有许多名臣被封为公爵。
人们歌颂廷尉(即司法官)的德行,皇帝怀念他在颍川的功绩。
出身地位虽然不同,但他们的修德美誉都是相同的。
究竟是谁提起了班固的名字,使他的高风亮节得以传承至今。

总结:

这首诗歌通过赞美名臣和班固的高风亮节,强调不论出身地位的差异,只要有卓越的品德和功绩,就能得到赞美和传扬,留名千古。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名臣和文人的敬仰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周必大写的《泰州守许寺正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周必大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合门事,奉祠。乾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 查看更多>>

周必大的诗:

周必大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