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i tóu sì bù yuè dé rén zì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辗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fēng chuī hé hàn sǎo wēi yún , bù xiè zhōng tíng yuè chèn rén 。
yì yì lú xiāng chū fàn yè , lí lí huā yǐng yù yáo chūn 。
yáo zhī jīn quē tóng qīng jǐng , xiǎng jiàn zhān chē niǎn àn chén 。
huí shǒu jiù yóu zhēn shì mèng , yī zān huá fà àn lún j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风吹动着河汉,席卷着细微的云雾,月光透过屐鞋间的中庭。这时分,月亮似乎赶上了人的步伐。

香炉中的香气逐渐弥漫夜空,仿佛初显夜幕的暗香。花影婆娑,欲摇动即将到来的春季。

遥望着金阙,心中感知着清澈明净的景象,脑海里仿佛能看见毡车辗过飞扬的尘土。

回首往日的游历,发现竟然如同一场虚幻的梦境,曾经的华发,如今已换上了渔巾。

全诗描绘了一幅诗人追忆过往的画面。风吹过天河,点缀着微云,庭院中月色如洗,映照着人的脚步。炉中的香气弥漫夜空,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春季。遥望着遥远的金阙,想象着清澈的景象,而心中却不禁涌现出岁月的痕迹,毡车辗过的尘土仿佛还在眼前。回首过去的旅途,曾经的盛装如今已成过眼云烟。诗人倚着江边,拈花一笑,品味着人生的风雨沧桑。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以台头寺为背景,描写了夜晚风吹月影,一位行人在庙院中行走的情景。诗中以婉约的笔法,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深邃的历史情感。
首节写风吹河汉,扫去微云,宛如清风拂过,月光洒在庙院中,此情景映入诗人的眼帘。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走在中庭,月光似乎跟随着他的步伐,仿佛是月亮特地等待行人的到来。这一节落墨点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夜晚的感慨。
第二节描写了夜晚的氛围,炉香初泛夜,花影摇春,形容了夜晚的宁静和祥和。炉香的香气扩散开来,庙院中的花影在微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场景。
第三节通过遥知金阙同清景,毡车辗暗尘,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向往和追忆。金阙指的是皇宫,毡车辗尘则象征着古代的宫廷往事,诗人在想象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和繁华。
最后一节回首旧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华发岸纶巾则表现出诗人年岁已高,时光已逝的情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tí sān huì sì cāng jié zào zì tái)

朝代:唐    作者: 岑参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堦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夜步水西 (yè bù shuǐ xī)

朝代:宋    作者: 华岳

半趿芒鞋过水西,楼台灯火未多时。
山羞见我头头转,月怕抛人步步随。
枫叶卷愁秋去早,溪声翻笑夜归迟。
柴门只解关烟雨,不隔离愁些子儿。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游头陀寺上方 (yóu tóu tuó sì shàng fāng)

朝代:唐    作者: 项斯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余霞徧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游头陀寺上方 (yóu tóu tuó sì shàng fāng)

朝代:唐    作者: 许彬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从何代有,僧是梵宫来。
暮霭连沙积,余霞逼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方台。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登云台 (dēng yún tái)

朝代:宋    作者: 董嗣杲

吴越山川几落晖,登临转步入云扉。
寺名曾侈天真锡,碑字空传武肃挥。
灵洞土埋攅棘掩,古台石落借松围。
龙旗鸾辂曾遮拥,有祀圎丘庆六飞。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

登祝融寺兰若 (dēng zhù róng sì lán ruò)

朝代:唐    作者: 卢肇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晚步 (wǎn bù)

朝代:唐    作者: 姚揆

陋巷贫疑本姓颜,晚来闲步出林间。
数声长笛吹沈日,一片残云点破山。
岛寺渐疎敲石磬,渔家方半掩柴关。
迟回从此搜吟久,待得溪头月上还。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 其二 (tái tóu sì yǔ zhōng sòng lǐ bāng zhí fù shǐ guǎn fēn yùn dé yì zì rén zì jiān jì sūn jù yuán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湘中宿台步寺 (xiāng zhōng sù tái bù sì)

朝代:宋    作者: 沈辽

湘源初甚微,屡挹不满缸。
比至台步虚,泛泛为长江。
虚头市初集,鱼豆皆成桩。
夷獠不识人,笑鬻彘与厖。
绿荷竭苞苴,人散谁复撞。
鸥鸟亦来下,酒斾停空杠。
我来憩桑门,竹户映蓬窗。
夜寝那可寐,江流正淙淙。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登瓦棺寺阁 (dēng wǎ guān sì gé)

朝代:唐    作者: 罗隐

下盘空迹上云浮,偶逐僧行步步愁。
暂憩已知须用意,渐来争忍不回头。
烟中树老重江晚,铎外风轻四境秋。
嬾指台城更东望,鹊飞龙鬬尽荒丘。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