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zhū fāng xíng huà qí liù
送诸方行化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守卓 (shì shǒu zhuó)

林下既了空,尘中须达事。
随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淘熔成宝器。
宝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lín xià jì le kōng , chén zhōng xū dá shì 。
suí shì le zhēn kōng , zì kōng zhǎn huà shì 。
shì kōng kōng shì zhōng , táo róng chéng bǎo qì 。
bǎo qì shèng tí hú , shì yuē gān lù wè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林中已经洞悉了宇宙空旷的本质,尘世中务必要完成一些实际的事务。
跟随事务的完成而觉悟真空的境界,从自身的空灵中展现出化解纷扰的智慧。
在具体事务中体悟空性的真谛,经历淘炼,就能变得如同宝器般珍贵。
宝器中盛载着甘露,这里所说的甘露指的是令人愉悦、滋养心灵的美好味道。
总结:文章通过四句话表达了一个人修行的过程。在林中领悟宇宙的广阔空旷后,仍然要回到尘世完成实际事务。跟随事务的完成,逐渐觉悟真空境界,从内心空灵中展现智慧。在具体的事务中,领悟空性的真谛,经历淘炼,就能变得珍贵如宝器。而这样的修行过程,就像宝器中盛载着令人愉悦滋养心灵的甘露一样,充满了美好的味道。

赏析:这首古诗《送诸方行化 其六》由释守卓创作,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空性和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以清新的林下景象为背景,诗人表达了追求真空境界的决心和信仰。
首节写出了林下的宁静与空旷,强调了离开世俗喧嚣的决心。第二节中,诗人强调了随顺事物而达到真空的道路,这里的“真空”可以理解为超越尘世的境界,一种解脱和悟道的状态。第三节中,诗人运用淘金的比喻,将修行类比为淘熔宝器,强调了修行的艰辛和历经磨炼后达到的境界。最后一节中,宝器盛满了醍醐,这是一种甘露,象征着智慧和灵性的滋养,也可以理解为涅槃的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守卓写的《送诸方行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守卓介绍:🔈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後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爲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爲第一卷,散见... 查看更多>>

释守卓的诗:

相关诗词: